“我从2021年开始种植石菖蒲,今年是第四年了,现在的种植面积有50多亩,每年的收益有30万元,而且带动了村里47户村民加入石菖蒲的种植。”澧县码头铺镇万家岗村的中药材种植大户孙昌知说。
为全面掌握辖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精准破解发展难题,有效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近期,码头铺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深入辖内多个村(居)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研讨等方式,详细了解中药材种植、加工、品牌建设及联农带农成效,为擦亮“中药材特色镇”名片建言献策。
码头铺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在回龙峪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调研。
码头铺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在万家岗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调研。
实地走访明晰发展之势。回龙峪村是镇里种植中药材产业示范村,该村依托山地气候和土壤优势,大力发展以玉竹、百合为主导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并取得实效。回龙峪村目前有种植大户5户,种植面积600亩,年产值600万元,带动当地100多名村民就业。回龙峪村以中药材种植为产业发展抓手,促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调研时,码头铺镇人大主席团主动走进种植基地与种植户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中药材生长周期、市场行情及政策扶持情况,并重点询问关于种苗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情况。镇人大代表、回龙峪村种植大户刘乾峰介绍:“我一共种植200多亩的中药材,种植收益亩均8000多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后,不仅带动3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还通过和公司合作扩大销售市场,使我的中药材年产值突破150万元。”
码头铺镇人大主席团在座谈会上对产业发展进行交流。
座谈交流筑牢发展之基。座谈会上,人大代表听取了多名种植大户的发言和周边村党支部书记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充分肯定各村差异化发展路径,并围绕产业发展短板和瓶颈展开分析讨论。讨论会上,人大代表一致认为要采取“精准定位特色品种,构建规模化种植体系”“发展产地初加工与深加工,打造区域品牌与营销网络”等举措,破解产业当前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为推进产业的发展筑牢基础。镇人大代表胡锋表示:“发展中药材要推动‘单打独斗’向‘集群发展’转变,全镇应整合资源打造区域性中药材产业联盟。”
锚定目标走好发展之路。码头铺镇地处澧县山区,气候温润、生态优良,拥有适宜中药材生长的独特气候和生态条件。目前,码头铺镇有中药材种植面积3000亩,培育专业合作社2家,带动就业6万人次,全年产值达2400万元。下一步,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充分发挥履职能力,积极引导推广“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发挥人大代表带头示范作用,引导更多村民参与到中药材经济发展中来,让“小药材”长成“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苦口良药”。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