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老莫书记先后三次向镇组织部门提出请求辞去支部书记职务,也再次表明要培养年轻干部,自己退下来也会尽力为村干部和村民服好务,当好义务工。”8月1日是双峰县三塘铺镇华新村新的村部启用的第一天,也是该镇人大代表、华新村原党支部书记莫讲生正式退任的第一天,镇统战委员、驻华新村联村工作组组长朱伟兵跟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为老莫书记点赞。
当天参加会议的华新村党员程良二说:“在我们三塘铺,莫书记当人大代表时间应该是最长的,他善解民意、深得民心,群众基础好,是位好书记,更是位好代表,为原华上村、现华新村的发展费尽了心血。”现年73岁的莫讲生,当村干部近50年,当过10届镇人大代表、2届县人大代表,见证了村民自治制度近40年的发展历程,也带动与铸就了华新村新时代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生动实践。
1970年8月,正是在热火朝天的三线建设时期湘黔铁路大会战,那年莫讲生22岁,担任当时朝阳公社朝阳排排长。由于肯吃苦,带头干,1971年8月,23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他被调回原朝阳公社华上大队任支部委员、副书记,而后陆续担任华上大队、华上村、华新村主要负责人近50年。1995年至2002年间,他被抽调担任镇办企业朝阳水泥厂任生产厂长、厂支部委员,直到退休。
8月1日,华新村新村部启用,刚好是莫讲生党龄满50周年的日子,镇村两级商量着给他召开这样一个简单而隆重的退休欢送会。回想起当人大代表履职的经历时,老莫很激动:“我是1973年第一次当选朝阳公社人大代表,参加公社代表大会时,当年还非常荣幸第一次坐上了主席台,并且是当年主席台上最年轻的代表。”
一直以来,莫讲生把人大代表当作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50年弹指一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基层,发挥着一名基层代表和村干部的作用,村级各项工作经常被乡镇乃至县市点名表扬。在任时,莫讲生和村支两委为村民贴心服务,突出抓好党员阵地建设。在各项民生事务、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明新风创建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一以贯之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他和村支两委都做到主动承接,结合村情开展工作,实现了“无缝对接”,不留尾欠。
近几年,莫讲生仍满腔热情地带头争取上级支持,落实了硬化村组道路3.7公里,路面扩宽1.3公里,清淤山塘80余口,修建农场机耕道10余公里,安装路灯158盏,安全饮水结合村集中供水做到了全村全覆盖,新村部及配套文化广场等建设也正式投入使用,等等。大家都说他是村里的“老黄牛”,他却总是笑着以一句“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对得起工资”回复。
莫讲生始终将群众疾苦挂在心头。华新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也有一些贫困户与贫困边缘户。一路以来,谁家没房住、谁家缺粮了、谁家孩子交不起学费了,成为他最不放心的“心头事”。每年春节,莫讲生及其家人坚持到本村甚至邻村生活有困难的家庭走访,送给每户的慰问金每次不少于500元。2018年,村民代表会议确定将村民李尽辉列为危房改造对象,可危房改造政策是“先改造后奖补”,李尽辉建房资金差一大截。得知李尽辉正为此犯愁,莫讲生千方百计帮他垫付了资金,硬是在规定时间内帮他解除了心头之忧。“百姓事,无小事”,村民王放清、王潮清两兄弟因从小患有肢体残疾,一直由其寡母照料,2020年两兄弟都生了重病,其母亲凑不齐治病的钱。莫讲生听闻后,立马带头捐助,并通过儿子儿媳在朋友圈发动募捐,很快就募捐上万元。事后,为了解决一个老母亲照管这对残疾儿子的难题,他几次向镇里主要领导反映,最终将这对残疾兄弟送到青树坪镇怡养堂医养中心进行专业照管,彻底解决了这对残疾兄弟和老母亲的大难题。
“在任一天就干好本职工作,让位给年轻人了,就当好我的义工。”莫讲生是全镇支部书记年龄中最年长的一位,但工作上确实是老骥伏枥的一个典型。
“我们不仅要传承好老书记的民本情怀,接好这根接力棒。更要弘扬好一个老代表为民务实的精神,办好老百姓的事!”新任村支书谭国平深有感触地说。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