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同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佟亮、刘蕾、汤建伟、黄美媚、江元勋、雷亚飞、马慧娟和陈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各自履职和工作实际作了发言。
既当好和美乡村建设的带头人
又当好群众心声的代言人
佟亮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佟亮代表发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其中,关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具体部署,更是让我们基层干部群众倍感振奋。
我所在的于家台村,从曾经的软弱涣散村、空壳村、负债村,一路成长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的生动体现。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建立“村干部包片、党员包街、村民代表联户”的网格治理机制,实行积分制和清单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让治理更精准、更高效。在党建引领下,我们啃下了村庄环境整治这块“硬骨头”。近年来,村内所有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绿化和亮化,并推行常态化保洁、创新垃圾分类模式,确保垃圾减量超过80%。我们整合多方资源,建成村内公园,园内碧水锦鲤、音乐喷泉,与各类游乐设施相映成趣,成为村民休闲的乐园。同时打造“美丽庭院”,形成示范效应,让团结实干的于家台精神愈加鲜明。全会强调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正是乡村治理的“根”与“魂”。基层党组织强了,全会精神和决策部署就能更好转化为看得见的成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人大代表在履职中要更加注重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于家台村在几年前就设立代表联络站,安排各级人大代表轮流接待群众,并且把“议事会”开到田间地头、大棚里和公园旁,让群众的声音直达决策层。接下来,我要带领全村上下共同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既当好和美乡村建设的“带头人”,又当好群众心声的“代言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职责和使命。
以“桥”为媒
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刘蕾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同江市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主任

刘蕾代表发言。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作为赫哲族的一员,我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发展步伐坚定,面貌日新月异,令人倍感振奋与自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黑龙江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肩负着深化对俄合作、联通欧亚的重要使命。
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作为首座连通中俄的跨境铁路大桥,构筑了开放型新高地的重要支点。我所工作的同江市也依托同江铁路大桥,推动口岸经济由通道型向枢纽型转变。大桥打通全天候、大容量的国际铁路,无缝连接中俄铁路网,使同江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
以此为基础,同江市重点发展进出口加工产业,利用中俄经贸合作优势,建设加工基地。建立海关铜金矿实验室,实现铜金矿进口在同江直接检测,大大提高产业升级和通关效率,提升了当地大宗货物落地加工附加值。积极培育跨境产业集群,深化与俄方在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产业链条协同。注重以产业来带动产城融合,加强边境地区的人文交流,让发展成果惠及边疆民众,夯实繁荣稳定的根基。
未来,我们将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强化产业与物流双轮驱动,在“十五五”时期构筑起向北开放新高地,谱写边疆稳定繁荣新篇章。
践行“两山”理念
让“甲天下”美景永续人间
汤建伟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

汤建伟代表发言。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瞄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一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对此,我深有感触。作为土生土长的桂林人,我从事漓江及喀斯特地貌保护工作已经有26年,亲眼见证了漓江的变化。为守护生态底色、护佑一江清水,当地果断采取一系列举措,治乱、治水、治山、治本,一场守护一江碧水的全民行动持续展开。近年来,桂林全面建立漓江保护法规体系和漓江环境资源执法司法保护联动机制。通过源头保护和支流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漓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如今,漓江两岸白鹭翩跹、鱼群游弋,水清岸绿、游人如织,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从2023年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开始,我始终将目光聚焦于生态环境保护,连续两年提出关于推广新能源游览排筏的建议,希望全国更多地方可以借鉴漓江经验,减轻燃油排筏、游船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担。作为一名从事规划和生态保护工作的代表,将继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依托专业领域和实践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我还将继续关注漓江生态建设,为保护桂林山水和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让“甲天下”的美景永续人间。
“同舟共富”惠民生
代表履职暖民心
黄美媚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原始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行政专员

黄美媚代表发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在指导思想中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我深深感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奋斗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我来自浙江省永康市。有个成语叫同舟共济,我们的工坊则取名为“同舟共富”。它地处永康市舟山镇,是一个常住人口只有8000多人的小乡镇,曾因地处水源地而发展受限。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我提出建议,将活跃在电商领域的年轻企业家和山区的绿色发展联结起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推动下,我们在舟山镇建起了无污染的手工业“同舟共富”工坊,把手工加工节放在舟山,让80后、90后和山区里的60后、70后携手共同富裕。目前,“同舟共富”工坊生产的野餐垫销售收入已达36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6月,永康市五级人大代表共富联络站正式成立运行。民营企业家、研究领域等各级人大代表签订了助农销售合作协议,一起帮助山区共富。在浙江,各级人大代表牵线搭桥,致富项目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大家积极践行双岗建功,让代表履职做得更准、更深、更实,群众心声被更广泛地听见,代表建议更加积极地落地,我想这就是制度优势更加彰显的基层表达。
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让我们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人大制度的显著优势,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更多代表力量。
让茶产业成为
乡村全面振兴的“绿色引擎”
江元勋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发起人

江元勋代表发言。
“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我来自武夷山国家公园,也是茶产业工作者。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丰硕成果,通过参与国家公园共管共享机制,我们茶农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科学种植、文化学习和品牌打造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读“十五五”规划建议,对茶产业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作为茶产业工作者,希望茶产业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茶业新质生产力,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怀着荣誉感和责任感履职,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为党为民忠诚履职,继续结合本职工作和专长,带动乡亲们践行“两山”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推进技术变革和创新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雷亚飞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深海工程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

雷亚飞代表发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蓝图。当前,我国工农业生产能力已稳居世界第一,科技创新及新能源、智能设备等前沿领域也具备显著优势。“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要求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同时,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入民生场景,重构政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服务模式,实现全方位赋能。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革命将重塑生产体系运行逻辑,降低对人力要素的依赖,进而影响生产力提升与就业吸纳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和迎接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分配方式,提升人民群众收入。同时,根据智能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更加重视人的消费价值,促进发展模式从生产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切身感受和朴实语言
让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
马慧娟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

马慧娟代表发言。
列席常委会会议这几天,我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很受鼓舞。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对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宁夏的西海固,曾经是贫瘠的代名词,在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党中央始终牵挂,对西海固地区投入的人力、物力数不胜数。特别是实施移民搬迁,将西海固生态恶劣地区的群众妥善安置于黄河两岸,并大力兴建沿黄灌溉水利工程,倾力为我们打造了崭新而温暖的“第二家园”。
通过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西海固从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水青山。这是一项凝聚国家意志,多部门多地区联动,调动数以万计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完成的、惠及子孙后代的宏大工程。
黄河水到不了的地方,党中央的关怀能到。从过去的缺衣少穿到现在的家家小康,从孩子们上不起学到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从居住环境到精神面貌,我们的变化都是实实在在的,日子也是红红火火的。我们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国家,感恩我们所处的时代。
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我做得最多的履职工作就是宣讲制度优势,讲好履职故事。每年,我宣讲超百场,坚持以切身感受和朴实语言,让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用手中的笔记录国家发展,让群众看到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人大代表在干什么。接下来,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向群众宣讲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精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推动产业数智化发展
陈玮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誉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玮代表发言。
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倍感振奋。全会首次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列提出,深刻阐明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指明了方向。
我国在大模型领域已具备世界领先水平,能够为众多应用提供底层能力支撑。依托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由头部企业引领、中小型企业协同发展的独特路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生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我国处于前沿地位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精准对接客户需求,激发潜在消费能力,而这些需求又能反向赋能生产制造环节,促进人工智能全面融入产业链,推动整个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渗透到工业与百姓生活的“毛细血管”之中,离不开更全面的科技创新能力。这需要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同参与,通过规模化服务覆盖千行百业,满足长期存在却未被充分响应的需求,进而激发新的消费市场和就业机会,推动产业协同升级、数智化发展。
对此,我希望在政策层面重构科技型企业评估机制,实现对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精准化、滴灌式支持。同时,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体系,真正理解企业业务,深入陪伴科技型企业成长。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对“人工智能+”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我所在的企业是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也是千千万万民营企业的缩影。我们将继续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作出应有贡献。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