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

【人民的代表】葛相刚:山乡学校“掌灯人”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梁建民 潘兴元  时间: 2025-04-29   上传:杨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一直行走在大山深处,甘当山里娃娃们的“点灯人”。参加工作30年,他先后执教罗坪、所街等6所学校,担任了17年山区中小学校长。每到一所学校,他都让学校焕发生机,办出特色。他就是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石门县所街乡中心学校校长葛相刚。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石门县所街乡中心学校校长葛相刚在办公。.jpg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石门县所街乡中心学校校长葛相刚在办公。

葛相刚从事学校行政管理工作28年,了解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严格开课设节,注重个体差异,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德育工作体系化,德育活动常态化,尝试“让德育和美育并蒂花开”,养成教育规范行为,实施快乐教育,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风格。

围绕宗旨理念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葛相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做好顶层设计勾画“蓝图”。石门县是典型的山区县,群众重视孩子教育。对此,结合学校实际,葛相刚确立了“崇德尚文,健体美心”办学理念,要求全体师生秉持良好的道德准则和品德修养,崇尚文化、追求知识,重视文化的积累与传承。在抓好文化科目教学的同时,也重视体艺课程的落实,狠抓体艺竞赛水平;重视师生的身体健康,力争减少学生群体中的“小眼镜”“小胖墩”。他还密切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积极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些举措不断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发展提档加速,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葛相刚的努力下,学校管理模式日渐凸显出管理经验系统化、管理系统程序化、成功做法制度化的特色,达到了“依法治校,依制管理”的良好效果,使学校的管理更加透明、规范,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德育美育并举   学生快乐学习生活

葛相刚注重学校德育美育工作并举,学校的德育工作从对学生说教和灌输等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向以轻松活泼的美育活动转变。学校每月都有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德育、美育活动常态化,以美育德,以德促学,形成了“德育和美育并蒂花开”的生动局面,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校经常开展相关文明活动,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和学习的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葛相刚带领下,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标准、实施方案、阶段考核表,积极推行“体育艺术2+1项目”文体活动,实施快乐教育。如,流传千年的“腰鼓舞”成为学生的课间操,书法、绘画、摄影、乒乓球、篮球等项目依据学生特点,分年龄段制定了活动目标,确定了不同的活动内容。“体育艺术2+1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技能的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促进了学校体艺教育工作的良性开展。其典型经验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推介,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栗子坪教学点学生在表演摆手舞。.jpg

栗子坪教学点学生在表演摆手舞。

葛相刚每到一所学校都将学校勤工俭学工作与全面育人相结合,让山村学校的“户外课堂”响彻快乐之歌。学校把利用劳动基地开展勤工俭学作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课程,因地制宜开设了茶叶种植、生猪喂养、蔬菜种植等实践课。每学期,根据基地的土质和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将基地划片分配到班级管理,以板报、讲座和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技术教学,利用劳动实践课组织学生松土、除草、施肥、剪枝、采摘。食堂多余的饭菜倒掉可惜,变废为宝养猪是个好方法,每周宰杀两头猪进学校食堂上餐桌。学校还组织师生利用闲置土地和养猪场的粪料,种辣椒、茄子、冬瓜、苦瓜、空心菜等蔬菜,保证了师生四季都能吃上绿色环保蔬菜。在户外课堂里,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学农基地里快乐地实践着,体验着劳动的艰辛与收获,成为校园内一道别致的风景线,2021年,葛相刚曾经执教的罗坪中心学校成功创建常德市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示范基地;2023年,获评湖南省劳动教育示范校。

树立“质量”意识   抓好教师队伍成长

教学质量是办群众满意的学校的关键。在教学管理上,葛相刚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集中精力抓课堂教学,抓教学研究。

为杜绝教学上的形式主义,他组织制定了教育教学突查制度;为大兴教研之风,制定了推门听课制度。葛相刚一直在探索高效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他经常根据学生的要求来修改已经完成的教案,会让学生模仿小贩的叫卖声来分析修辞手法和用语技巧,会把学生的生活趣事变成教学素材,会偶尔“借分数”给学生,让学生“加倍偿还”……尽管繁杂的校务工作需要处理、外出培训有时长达月余,但他所教科目学生的成绩在同类学校中从来不落下风,他所在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在全县名列前茅。

葛相刚善于利用“火炉效应”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对青年教师“压担子、结对子、找茬子、寻路子”。注重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结成“一帮一”帮学促教对子,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一期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特岗教师李胜男、向丽等人在学校“火炉效应”式的培养下,一年就“才”露尖尖角,被评为石门县优秀特岗教师。

葛相刚(中)在讲评课程。.jpg

葛相刚(中)在讲评课程。

尽心履职为民   心怀乡村教育振兴

2022年12月,葛相刚当选省人大代表后,他深入学习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等代表履职的必备知识,坚持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集中培训、考察调研等。积极参与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他提交的关于持续加大对乡镇学校的建设力度,推动学校教学楼、宿舍楼、运动场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解决。

作为省人大代表,葛相刚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办好群众的身边小事。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全员全覆盖家访,纵向推进政府、学校、村委会、家长多方联系,实现了信息共享,教育共治的良好局面。他积极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紧盯脱贫户收入增长的稳定性、“两不愁三保障”的连续性及可持续性。引导性教育帮扶,促使学校构建“安全零事故”“师德零信访”的良好局面。

为提高履职能力,葛相刚积极学习履职相关知识。为拓宽履职途径,他积极参与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葛相刚曾说:“帮扶一个学生,改变一个人生”,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坚持每年用两个月工资资助困难学生,30年累计资助达25万余元。学生覃明杰、覃涛家庭经济困难,从入学起葛相刚就包管吃住直至两名学生分别考入北大和清华。2021年,葛相刚荣获常德市第六届“乡村红烛奖”;2022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23年,被评为常德市“优秀校长”;2024年,获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葛相刚是山乡学校无私的“施爱者”“掌灯人”,他点燃了一盏心灯,温暖了在暗夜里挣扎的灵魂。这盏心灯,在罗坪乡的山沟里,也在师生、乡亲们的心里,熠熠生辉。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