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

陈淑元:土家女鼓王50多年的传承路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梁建民 唐生敏 覃燕飞  时间: 2025-01-26   上传:杨柳

阳雀声声叫∕罗坪春来早∕茶山处处人喧闹∕采茶起高潮∕天刚蒙蒙亮∕笑语满山岗∕茶多茶好茶海洋∕家家采茶忙∕机声隆隆响∕村村有茶厂∕设备先进做强大∕天涯有市场……

在清脆悦耳的唱腔中,3把打磨得锋利无比的刀在空中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让人不由得对抛接自如的表演者心敬不已。在湘西北边陲,石门县与鄂西五峰、鹤峰山区,土家村民们常常可以看到常德市人大代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棒鼓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淑元和搭档献艺的身影。清亮的嗓音,婉转流畅的唱腔,给土家村民们带来了愉悦的享受。

W026.png

在石门县民族民俗民间文体展演中,陈淑元(左)和女儿陈玲玲表演抛刀。摄影/朱普庆

惊人绝技苦练成

陈淑元是石门县罗坪乡重庆峪村人。她会抛刀、打三棒鼓要追溯到她的父亲陈国初,陈国初自幼就拜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为师,学习三棒鼓和抛刀技艺。10多年后,陈国初的三棒鼓和抛刀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女儿陈淑元长到四、五岁时,父亲决定把生平所学传授给女儿。从此,陈淑元以天地山岭为舞台,把树木,牛儿当观众,开始苦练技艺。刚开始,练习抛木棒,用茶木做成的木棒又硬又沉,常常撞得陈淑元的手皮破血流,一碰就痛得钻心。但父亲总是严厉地督促,毫不放松。有时,她先练习抛三个木棒,然后抛三个岩头,交叉练。同时还要练嗓子、识字、背鼓词。每天天刚亮,陈淑元便起来唱曲子,背鼓词。鼓词随景应物,有赞颂主人家兴旺发达、富贵生财之类的,有赞颂读书人家人才辈出、家有栋梁的,见什么人要唱什么曲,随机应变,随口便答,流畅而又顺口。另外还有演出专场的唱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寻夫》等长篇传说故事。陈淑元常常是一场表演半天或到半夜,绝不重复,这得益于她下苦功夫记,将唱本烂熟于胸。此外,为练习抛刀,陈淑元下了不少苦功夫。练刀更是不容易,怕伤到手,刀尖下来时,怕伤着巴掌心。曾经几次刀尖也伤到过手,但是她从不放弃,一直坚持练习。

声名远播湘鄂边

从10岁开始,陈淑元与父亲开始在湘北与鄂西五峰,鹤峰山区过着流浪献艺的生活,每年夏初农忙之后出门,年关返家,正月前后又出发,农忙返家。一年中有大半年在献艺途中,父女精彩的表演给湘鄂山区的土家族人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愉悦的享受,陈淑元清亮的嗓音,婉转流畅的唱腔,给人们带来无比美妙的快乐。每到一处,乡亲们总是看了一场又一场。陈淑元的表演深受欢迎,人们意犹未尽。

一次,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走马坪社区演出,当地文化馆馆长为了欣赏父女俩的表演,把父女俩留了一个星期,接到家里作为上宾招待。父女两人每场演出,观众多达数百人。临走,居民还一再要求:“下次一定要再来!”多年后,石门县南北镇、壶瓶山镇、磨市镇以及湖北鹤峰、五峰的人们还津津乐道陈淑元父女的三棒鼓和抛刀表演。

在表演技艺上,陈淑元练得纯熟精湛。因为三棒鼓说唱表演道具简单,就是三根鼓棒,一面鼓,只有靠在抛接棒的技巧上创造花样来增加吸引力。多年的苦练,陈淑元从父亲那里学得许多特技,在表演中有“纺棉花”“朝天一炷香”“麻雀闹街”“八哥洗澡”“云中穿梭”“黄龙缠膀”“犀牛望月”等20多种手法。在表演形式上有抛刀上屋取物、攀院墙、爬大门拿物等。如抛刀上屋取物,17步的长梯搭在屋檐上,作为奖励的钱币或其他物品放在屋檐瓦逢里,表演者要抛着三把明亮的钢刀上梯子,偷闲把钱币或物品从瓦缝里取出再抛着下来,中间不可间断。真是艺高人胆大,这要多么细心,多么稳健,多么专心。

有时在表演中,观众中有内行者故意出难题考验。比如,在三个鼓架脚下压一硬币,表演者边说边唱边抛鼓棒,边抽空取出硬币才算有真本事,否则会出笑话。还有的观众会在装水的脸盆里放几个鸡蛋要求表演者边唱边取出,或者是在罐头瓶里放几枚硬币,要表演者抽空用筷子夹出。

图片3.png

陈淑元(左)和搭档参加“火凤凰杯”石门县首届鼓王擂台赛时的场景。摄影/万里

从随父外出献艺起,陈淑元从来没有被难到过。一次,她到雁池乡周稳当家里表演,主人要求她分别表演到屋上、梯子、墙上、大门上拿钱等,陈淑元轻松自然的表演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履职尽责为人民

从2015年开始,陈淑元连续两届当选罗坪乡人大代表。罗坪乡主产茶叶,茶叶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她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快罗坪乡茶叶产业发展确保茶叶高质量发展、禁止燃放烟花鞭炮、不施化肥确保茶叶生态有机种植的建议以及加强产业路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议等。罗坪乡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她还提交了关于出台优惠政策,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议;加强传承人培训,确保民俗文化代代相传的建议等。

从2016年10月开始,陈淑元连续两届当选常德市人大代表。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坚持走访选民,收集、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她和其他代表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快桑石松公路建设的建议等。这些建议的提交对推动当地产业、民俗文化发展,乡村公路、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好评。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陈淑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罗坪乡大龙坪村村民张伍元,于1991年身患风湿性关节炎造成全身瘫痪。这么多年的生活都是由50岁一直未成家的小儿子陈集雷照料,生活困难。得知张伍元的困难情况后,陈淑元经常自己掏钱为张伍元买米买油及其它生活物品,帮忙打扫卫生。此外,她还自己出车费去县城帮张伍元向有关部门争取救助金8000元。2019年七夕节,陈集雷感激之中送来了感谢信。2023年8月,张伍元临终时,还念叨陈淑元的好。

惟愿瑰宝留人间

作为人大代表,陈淑元还运用三棒鼓歌颂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村村通电、修通水泥路、五保老人有保障等内容,都被陈淑元编成鼓词,共创作三棒鼓鼓词30余首。

近几年,重庆峪村举办庆“七一”、老年节文艺汇演,2023年,罗坪乡举办的“歌香茶海天画罗坪”非遗传承系列活动的节目都是陈淑元策划、编排的。她每年不定期在罗坪乡各村教村民排练土家山歌、三棒鼓等非遗项目约30场,培训村民约300人次;指导全乡24支民间团体开展迎“三八”、庆“七一”、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配合乡政府在周边村开展非遗培训班,专门教农民艺术爱好者唱山歌。

图片4.png

2024年10月9日,重庆峪村举行重阳节文艺汇演,陈淑元(左二)参加土地戏表演。摄影/梁建民

陈淑元注重对三棒鼓剧本的搜集、整理、记录,先后整理三棒鼓鼓词、剧本10多册近5万字,为三棒鼓的传承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她还精通薅草锣鼓、渔鼓、九子鞭等多项传统技艺,为石门县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她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棒鼓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自觉担当使命,传承非遗;心怀民本情怀,为民鼓与呼。作为人大代表,陈淑元积极履职尽责。年过六旬的陈淑元说,她感谢罗坪的青山绿水对她的养育,感谢党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她要用三棒鼓唱出她的满腔深情。今后,她还想多带些徒弟,把三棒鼓和抛刀这一民间艺术的神韵传承下去。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