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7月1日,我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我的心中永远飘扬着这面旗。六十多年来,是这面旗帜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是这面旗帜赋予我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是这面旗帜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满目青山夕照明”……
枪林弹雨里,党旗给我胆气
军旅生涯十八载,党的雨露时时滋润着我的心田。当年,指导员上党课使我心明眼亮,老班长促膝谈心拨动我的心弦。无论是站岗放哨、练兵习武、开荒种菜,还是抢险救灾、行军作战,我总是事事争先走在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为狠狠教训越南侵略者,中央决定开展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部奉命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经过短时间的扩编整训和战前动员,1979年元旦刚过,我部队立即开赴广西边防前线。
2月17日6时30分,天刚蒙蒙亮,我军数发信号弹划过长空,立时万炮齐鸣,一齐飞过国境线。战斗一经打响,先头部队的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敌方阵地,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在整个战斗中,我师涌现出“黄继光式的英雄”侯满厚等3名全国战斗英雄。
当时我任师部通信营政治教导员,我们通信营的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进入越南境内,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枪炮声连绵不绝,随时都有负伤和牺牲的危险。我和战友们都是初次上战场,不免有些紧张,但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为赢得战争的胜利,都做好了思想准备。大家冒着枪林弹雨,跨越敌人设置的雷区、陷阱、竹签等危险障碍,背负沉重的电台、架线器材,穿过密林,跨越山涧,翻山越岭,奋勇向前。
我师是负责打穿插的部队。有天夜晚,我营随师部指挥所趁入夜天黑进入敌人的封锁区。这是一条幽长的山谷,又是穿插的必经之路。部队一经进入,顿时山上山下以及四周枪声大作,很显然我们进入了敌人的伏击圈。我们通信干部除每人配一支手枪外,一个通信班只有正副班长各配一支冲锋枪,其他人都没有武器。营长梁益柳在前面负责指挥保障通信联络,我组织携带冲锋枪的班长、党员骨干在后面护卫,对付后面冲上来的敌人。我作了简短的动员讲话后,大家的子弹立刻上了膛,都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一旦敌人上来我们就开火。后来在大部队的掩护下,我们成功地冲出了敌人的封锁区,继续向目的地开进。
行军途中,战友们互相帮助,体力强的帮助体力弱的同志扛东西。几天下来,所带的干粮都吃完了,通信连只剩下一点大米了,炊事员煮了一锅稀饭,尽管大家都很饿,但谁也不肯先吃,更不肯多吃,干部让战士,党员让群众,就像当年朝鲜上甘岭战斗中的情景一样。由于连续行军作战,战友们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大家都十分疲惫;由于在异国他乡作战,水土不服,医药又跟不上,不少干部战士患病了。我当时也是重感冒发高烧,但同志们都勇敢顽强,仍然坚持不下火线。无线电连二台报务主任陆磊肚子剧痛,一个晚上拉稀10多次,他忍着病痛以顽强毅力坚持收、发电报,按时准确地保障了通信联络,战后荣记二等功。
我及时地通报他们的先进事迹,鼓舞战士们的斗志。由于上下精诚团结,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战斗通信联络任务。全营荣记集体三等功,下属的无线电连等几个连、排分别荣记二等功、三等功,不少干部战士立功受奖。
在这场激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了不少干部战士,我们师就牺牲了400多人,在广西边境临时安葬了他们。一个个土堆上插着一块木牌,上面标明烈士的名称及所在单位。有的木牌是光榜,什么也没有,是无名烈士。后来,我们前去悼念,只见山坡上土堆旁摆满了鲜花。面对这些牺牲的战友,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我是幸存者,能活着回来不容易。我和战友们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感到无上荣光。
改革大潮中,党旗给我正气
转业到地方后,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改革开放拉开帷幕。我先后在岳阳起重电磁铁厂、岳阳市制药一厂、岳阳市环保局、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机关领导岗位上任职,我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组织培育多年的共产党员,我始终注意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部队的优良作风,做到一身正气,廉洁奉公,经受住了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
记得刚到岳阳市制药一厂任党委书记时,厂里情况复杂,歪风盛行,生产下降。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我发扬党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全厂利用大小会议、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四大讲”活动,即“讲党性、讲团结、讲纪律、讲贡献”,树立和大力宣扬“爱厂如家”“廉洁奉公”等十个方面的先进典型。树正气,刹歪风,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制药厂人心齐了,班子成员团结了,干部职工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全厂干部职工同舟共济,短短3年时间,岳阳市制药一厂由一个亏损企业一跃成为市属企业盈利大户,时任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熊清泉等领导先后到我厂视察指导。全省医药行业现场会在我厂召开,企业被评为湖南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1988年8月,组织上安排我到岳阳市环境保护局任局长兼党组书记。当时岳阳市环境污染严重,各种污染事故不断发生,刚开始,我思想上感到很大压力,关停污染严重企业的工作难度很大。
郭镇的矾矿位于南湖之畔,是当时市郊的一个乡办企业,建厂以来经济效益很好,是区、乡两级政府的利税大户。但产品五氧化二矾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污染了南湖和周围村组的空气和水质。对此,当地群众意见很大,纷纷上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要求严肃处理。我局多次邀请北京、长沙的专家到现场会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但由于当时技术不过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迫不得已只能关闭。当企业要关闭的消息一传出,来自各方的阻力可大了。区、乡领导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不同意关闭,认为投资了一千多万元的厂房设备会报废,会导致几百人失业等。这样的局面自然给我施加了许多压力,有人甚至跑到我家里做工作,劝导我要网开一面,免得惹麻烦。说实在的,当时我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要动真格就会得罪不少人,但一想到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自己肩负的责任,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坚定了关闭的决心。
当时由于矾矿的价格很有优势,一吨矾除去成本可以纯赚十几万元。有的人通过熟人甚至亲戚找我帮忙想做矾矿生意,但我头脑始终清醒,我不仅自己顶住压力,而且在局里作为一条纪律规定,环保局的每一个干部职工,不能以任何方式做矾矿生意。后来,在经营矾矿的问题上有的单位和干部被纪检和政法部门查处,而市环保局的干部没有一个犯错误的,对此我感到十分欣慰。
由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郭镇矾矿终于关闭了,南湖逐渐恢复了原来美好的生态环境。几年来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从点源治理到区域环境治理,运用法治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防治污染,逐步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目标,1991年市环境保护局被评为全国先进环保单位。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全国掀起又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不久,我被调到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当时,包括现在的岳阳火车站及八字门在内的地区到处都是荒山荒坡,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开发区这片热土上建造出一座崭新的城区,看到开发区建设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喜悦。在开发区工作经常要和项目投资商、房地产商、商家老板打交道,每个开发区人都面临物质和金钱的诱惑。我牢记党的教导,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廉洁自律,不贪不沾。在开发区工作十多年,没有谋私搞一块地,没有私自经营一个项目,虽然囊中不富有,但我感到心安理得。
夕霞映照时,党旗给我朝气
我退休后,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刚开始,整天无所事事,无聊无味,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仍然要有一颗火热的心。人到暮年,要少一分暮气多一分朝气。
为此,我订阅了两种报纸和一种刊物,每天坚持看书、看报、看新闻,并动笔写一点东西。我在写完和出版回忆录《岁月回想》后,开始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先后撰写了《心态与人生》《烦恼与开心》两本书。在《烦恼与开心》一书中,我写道:“人生的任何决定,总是从心开始规划的。如果要改变你的命运,最重要的是从改变你的心态开始,然后你的行动按照你的心理设计的轨迹运作。如果你心态的基调是‘开心’,那么你就能演奏出激越、和谐的旋律,创造人生的辉煌。”我认为,人过花甲后,也同样如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自己永远年轻。我除了参加一些文体和社交活动外,主要做两件事:一件事就是种菜,既健身又怡情,其乐融融;再一件事就是看书学习,我每天坚持学习,写心得体会,后又撰写出版了《人生之悟》。退休后,我一共编著撰写了6本书,共计100多万字。
由于退休党员们的信任,大家推选我担任经开区管委会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除了自己学习外,我还经常组织老同志学习。特别是每当中央有重大的政治活动和重大政策举措出台,就及时组织党员们学习和讨论,做到与时俱进。开发区组织的一些大型活动,如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庆典活动以及组织到区内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参观考察,我都组织党员和老同志积极参加,及时了解开发区发展情况。平时,我心里也是惦记着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座谈会,我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大力宣传开发区,尽力为开发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回顾我走过的人生道路,工、农、商、学、兵样样干过,前进的脚步没有停顿过。现在尽管人老了,但总感到自己还年轻,有干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劲。因为我的心中永远有一面党旗在飘扬,是党给了我知识,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前进的动力,而我更要为党旗增辉添彩。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