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湖南报道>市县人大
市县人大

衡阳人大: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奔走5年,沉寂20年的“干旱死角”来水了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衡阳人大   作者:兴文柯  摄影:王丹  时间: 2023-07-27   上传:刘杏

7月21日,骄阳似火,衡南县相市乡直壁村高冲组农民阳龙生站在田间,看着长势旺盛的水稻,心里喜滋滋的,尽管今年雨水少,他不用担心自己的水稻会干死,因为龙溪桥水库的水已经通到他的田里了。

他笑呵呵地告诉笔者,村里已经断流20多年的渠道,如今又通水了。

“以前种田都是靠天吃饭,干旱严重的年份,我300多亩稻田要干死100多亩,今后不用担心了。今年,我预计可以增收10多万元。”

与阳龙生一样受益的还有该乡直壁村、许田村、上壁村、黄金坪村的1万余农民、7000多亩稻田。

这是在衡部分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持续5年呼吁的结果。

图片

维修后的一段水渠

图片

维修前的一段水渠

国务院两位副总理曾指导抗旱

相市乡地处衡南县东部,属于衡邵干旱走廊的死角地带。全乡人口3.2万人,基本农田4.8万亩。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用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修建了欧阳海水库和龙溪桥水库,地处这两个水库供水范围尾端的相市乡,农业用水也曾得到改善。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为多种原因,该乡范围内的许多水渠年久失修,渠道淤塞,成了“烂肠子”,导致欧阳海水库和龙溪桥水库的水到不了这里。即便到了这里,也都是尾水了,数量小,杯水车薪,因此,相市乡的干旱十分严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汪洋、回良玉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都曾来到这里察看旱情,指导抗旱。

图片

渠道清淤

图片

清淤后的水渠

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持续呼吁5年

相市乡严重干旱问题引起了市县两级人大代表、该乡直壁村党支部书记阳顺生的高度关注。

2018年,在衡南县人大会上,阳顺生就此提出建议。

2020年4月,市人大代表、湖南军创万寿大鼎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綦尤润牵头,组织李治军、李小春、王筱玲、王凤英、刘衡英等7名市人大代表专程到相市乡进行调研,写出了《关于解决衡南县相市乡农田灌溉用水的调研报告》,提交给市人大常委会。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代表们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尽快修缮水渠。如果财政资金紧张,建议引入社会资本。二是建好相市补水站,从该乡境内的耒河抽水,解决当地人畜饮水困难。三是参照河长制,对水渠和水利设施进行常态化管理。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倡导节约用水。

图片

水渠上架起机耕桥

2020年,时任省人大代表、衡南县致公党工委主委王金枝在省人大会上也就此提出了建议。

收到人大代表的建议和调研报告后,省、市、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及时转交给省、市、县水利部门办理。

尽管水利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但是工程量大、需要的资金多,事情没有立即实质性地启动。

对此,代表们没有气馁。

后来,在2021年、2022年的市县两级人大会上,阳顺生牵头,就这个问题又联合其他市县人大代表连续提出建议。在参加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和市县政府相关的会议上,只要有机会,阳顺生就不断呼吁政府尽快解决相市乡的严重干旱问题。

图片

人大代表实地察看渠道供水情况

投资230多万修缮20多公里水渠

苍天不负苦心人。人大代表持续五年的呼吁,终于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实际措施予以推进。

2022年10月上任的衡南县水利局局长廖飞波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局党委会研究此事。他说,要下大力气,全力以赴解决相市乡严重干旱问题。

通过多方努力,今年,衡南县筹集资金230余万元,启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渠道中梗阻畅通工程),对相市乡、花桥镇、铁丝塘镇、洪山镇境内的共计20多公里的龙溪桥水库的渠道进行维修。

“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清淤,修机耕桥,硬化部分渠道,改建渠道闸门。”7月22日,工程承建方、龙溪桥水库管理所所长刘群林告诉笔者,工程完工后,将有1.2万多亩稻田受益。

“衡邵干旱死角中,百姓期盼廿年痛,人大代表持呼吁,渠通水通心相通。”直壁村一个村民写下一首短诗,表达喜悦和感激之情。

图片

人大代表在田间查看供水情况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