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智库>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履职作用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2015年第11期   作者:杨政经  时间: 2015-11-24   上传:redcloud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作用,是增强人大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不断提升代表素质
      人大代表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人大代表要具备三个“忠于”的基本思想素质:忠于法律,代表不能讲“狠”不讲法,更不能抗法;忠于党,人大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忠于人民,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要具备较强的能力素质。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提出议案和建议,必须具备相关的法律、文化和科技知识。应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使代表能及时了解新形势,学习法律和政策,交流履职经验。尤其是对代表如何提议案、建议要进行专门指导。

 

加强对代表的监督是关键
      让人大代表知情知政。扩大人大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如组织人大代表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投资环境检查以及有关全县重大事项的座谈会,让代表了解县政府的主要工作情况。运用报刊、资料、工作简报和官方网站,定期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人大代表工作的先进经验、工作动态等及时传递给代表,确保信息及时、畅通。经常保持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为代表履职提供信息服务,尽可能增加代表的信息量,以满足代表履职需要,提高代表工作水平。
      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除了每次常委会会前视察必须进行外,平时也要组织视察活动。闭会期间各人大代表活动小组要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县人大常委会要审议的议题,结合各地实际选择题目,开展视察和调研。
      组织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近年来,新晃侗族自治县创新形式,把推行民主议事制度作为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了解民生、化解民怨、吸纳民智,人大代表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今后,将继续完善民主议事制度,形成民主科学决策的常态机制。

 

强化代表联系群众
      人大代表只有经常深入人民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通过重点问题的解决与化解,促进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实惠。
      坚持经常联系。以联系常态化为目标,以本选区、本行业为重点,与群众建立经常性联系。通过定期接待、定期走访、定点协调、专题协调等途径,与群众保持经常性互动和紧密联系。经常性联系要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建立联系选民台账等方式,及时掌握选区内产业发展、民生需求、舆情动态等信息,随时掌握选区社情民意,积极协调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
      搞好固定联系。人大代表固定联系十名(户)群众,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各联系五名基层人大代表和五名(户)群众的“双联系”制度,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关注民生的主要途径和窗口。按照“真交心、零距离”的要求,与联系对象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听取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他们反映的实际问题。
      抓好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小组活动是人大代表履职的主要形式,是聚合代表力量,提高监督工作实效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和使用好“代表小组工作室”这个平台,严格制度约束,丰富活动载体,严格执行民情日记、代表接待选民日、代表述职评议等制度,促使代表小组活动规范化、经常化。

 

为代表履职提供保障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主体。为代表履行职务提供保障和搞好服务,是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坚持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的原则,通过联系好、服务好代表,来体现代表的主体地位。积极争取党委对代表工作的支持,及时解决代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主动向人大代表通报工作情况和听取意见,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参加重大事项的通报会、听证会等活动,聘请人大代表担任监督员、评议员,对部门、行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作者系新晃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