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湖南报道>乡镇人大
乡镇人大

通道县坪坦乡:人大助力“连村联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陆晓娜  时间: 2025-05-06   上传:刘杏

图片1.jpg

皇都侗文化村。

近年来,通道县坪坦乡坚持“抓点带面、典型引路”工作方法,以“党建引领、五村联创、整乡推进、共同富裕”为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此过程中,坪坦乡人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通过调研视察、建议督办、代表联络等方式,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引领,串起发展动力链

坪坦乡围绕中心村谋篇布局,精心打造以党建引领文化联融的基层党建示范带。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4A级景区——皇都村为中心村,充分发挥其核心“党建+”引领作用,将周边横岭村、坪坦村、半坡村、下盘村串联起来。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与推动下,相关部门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通盘统筹。通过组建党建联合体,在产业链、景区景点、旅游服务等方面发力,营造出点上闪光、线上出彩、整片强健的基层党建新局面,实现文化联融。

目前,五村共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公共卫生管理岗、古建筑保护岗等10余个党员示范岗,搭建党员服务平台,主动服务群众和游客,持续优化文化旅游环境。自2024年以来,参与服务党员320人次,为游客提供义务帮助9000余次。基层党组织如坚固纽带,将五村紧密相连,实现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转变,人大代表积极调研视察,助力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党建链”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链”。

文化联融,激活产业新引擎

五个村依托深厚侗族文化底蕴,探索党建与文化融合发展模式。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助力侗寨康养、侗药养身体验,以及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非遗制作体验等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吸引大量游客。2024年,皇都侗文化村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村集体经济153万元。

皇都侗文化村的成功经验辐射周边,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如横岭村的研学写生、坪坦村的生态休闲、半坡村的养生度假、下盘村的高山特色采摘等。在人大监督下,全乡产业发展迅速,已有黄桃、红提、猕猴桃、草莓等生态水果生产基地2000余亩,规模化养殖基地10余个,发展旅游民俗客栈58家、家庭旅馆43家,农家乐、手工艺品店等67家,个体工商户411家,带动2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

“侗韵坪坦、‘乡’当有味”湘桂黔侗年节、下盘村“占匹拽节”、平日村“架水节”等文旅节庆活动成为特色品牌。以侗族文化传承为核心,文化与旅游体验融合发展的模式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规划讨论,助力让产业链更具活力与竞争力。

整乡推进,绘就振兴“新画卷”

“广西有条小河流到侗乡来,我们的家乡是湖南第一寨……”每当踏上横岭村的三朝鼓楼,动听歌声回响,看着坪坦河两岸旧貌换新颜,横岭村吴尚卿老人总感慨“真似换了人间”。在“党建引领•连村联创”推动下,五村协同发力、整乡推进。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监督,推动五村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全乡投放分类垃圾桶583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厕所普及率97%,坪坦河横岭至坪坦段河道治理项目有序推进,整合涉农资金投入防洪坝堡坎建设、村寨道路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电网改造等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庄道路宽敞整洁。

人大代表还通过调研视察,推动乡村文化、组织等方面全面振兴。皇都村民宿聚集区、坪坦乡侗文化长廊入选2024年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建设。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

图文编辑:刘杏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