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潭市雨湖区人大常委会和平街道工委以“我爱湘潭我的家 人大代表献力量”主题活动为载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辖区困扰华融山水苑三期居民的建筑垃圾中转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担当。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此前,在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中,和平街道桃李社区群众集中反映开发商违规改建建筑垃圾中转站问题,无证运营、垃圾露天堆放、运输车辆扰民等乱象严重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街道人大工委立即启动“民情直通车”机制,将问题纳入重点督办清单,通过“问题收集—研判交办—跟踪督办”闭环管理推动落实。
深入调研,凝聚合力。区人大代表、街道党工委书记徐韬带领两名代表第一时间查看现场,同时督促街道行政执法大队采取行动,并采取“三查三访”工作法(查现场运营资质、查环保审批手续、查日常管理台账;访投诉居民、访物业公司、访职能部门)。代表们牵头组织,协调城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召开协调会4次,依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法规,认为该站点不符合运营条件,最终形成关停清运从源头治理的解决方案。
标本兼治,共建共享。通过代表持续跟踪督办,目前已完成三大整改,即要求开发商立即停止运营并清运存量垃圾800余吨;城管部门开展建筑垃圾处置专项整治,建立社区巡查和执法联动机制;推动规划闲置空地。人大代表还牵头组织“社区环境议事会”,邀请居民代表参与后续场地利用规划,将整改地块纳入停车场建设计划。
履职延伸,长效护航。和平街道人大工委创新建立“人大代表+专业力量+居民代表”监督小组,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将该项目纳入“我爱湘潭我的家 人大代表献力量”“五个一”清单。
此次整治行动是基层人大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徐韬表示,将持续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用好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民意督办“三把钥匙”,让代表履职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人大力量。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