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省人民政府关于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者劳动权益保护情况的报告。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传荣作报告。
切实保障广大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9月23日,湖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者劳动权益保护情况的报告。
率先推行“算法取中”原则,权益保障迈出坚实步伐
报告显示,湖南省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通过强化部门协同、政策供给、指导协调、公共服务和党建引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在政策创新方面,我省在《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中率先提出的“算法取中”原则在全国推广;社会保障层面,已打破参保户籍限制,目前全省约4.9万名快递员被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其中近1.9万人为单独优先参保。
报告详细阐述了保障工作的具体实践与探索。针对平台用工关系复杂、法律适用存在模糊地带的问题,2021年以来,湖南省人社厅牵头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工作推进小组,形成多部门协同发力、定期会商、联合指导、综合监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和劳动关系能力提升计划,压实平台企业责任,促进行业自律。
打造“15分钟服务圈”,建成272个“红色之家”
在优化服务方面,湖南省着力构建“15分钟便民就业服务圈”,持续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并在“湘就业”平台开设零工专区,累计发布零工岗位超7万个,实现求职招聘、创业扶持等“一网通办”。同时,通过组建技工教育联盟、将新职业纳入培训补贴范围、支持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等举措,拓宽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通道。
在规范用工关系与化解纠纷方面,通过发布湖南省劳动关系工作指引,持续开展“和谐三湘行”新就业形态联企服务行动,帮助指导劳动者与平台企业就核心权益开展常态化集体协商。同时,完善多元纠纷协调解决机制,推动落实“人社+工会+法院+ N”劳动争议调裁审对接,全面畅通维权渠道。将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范围,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此外,省、市两级还成立了网约配送员、快递行业党委,建成272个“红色之家”服务阵地。将夏季高温津贴标准提升至300元/人·月,合力建成工会驿站5002家、“司机之家”93个,提供免费移动体检1.35万人次,“两癌”公益筛查2万余人,职工医疗互助4.5万人,有效解决劳动者就餐、休息等实际困难与后顾之忧。
持续攻坚,为劳动者护航
报告指出,当前依旧面临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服务保障相对不足、算法治理相对缺位、平台监管相对较难、劳动者发展空间相对受限、安全隐患相对存在等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将进一步加强监测监管,推动建立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和跨部门监管体系,开展算法专项治理;着力提升权益保障水平,深入开展专项提升行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探索完善适应新业态特点的社会保障、税收支持等政策制度;持续防范化解相关风险隐患,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
编辑:袁超岚 二审:刘青霞 终审:王美华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