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怀化市人大代表暨基层人大工作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中方县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
如果将镜头拉长对准怀化市基层人大,一幅鲜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画面令人欣喜:溆浦县以“四单制”确保民生实事真票决,群众真满意;麻阳苗族自治县依托代表联络站搭建“法治直播间”;新晃侗族自治县坚持“四建四化四满足”高标准建设立法联系点;芷江侗族自治县建立人大和巡察监督“三联三促”机制;中方县坚持“四个三”做实预算联网监督;洪江区建立“三官一律”进代表联络站机制;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对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开展质询;通道侗族自治县组建立法宣传小分队用侗语宣讲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36法。
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如何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下好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一盘棋”?近年来,怀化市人大常委会以此为“必答题”,强化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内外联手,建立健全“五联五同”工作机制,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履职担当、深入联系服务代表和群众中,不断打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基层人大工作新格局。
坚持工作联动做到同频共振
10月29日下午,辰溪县人大常委会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矿山综合治理现状、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一个个“直白”的问题抛出,“辣味”颇浓,“问”者直截了当,“听”者也都捏了一把汗。
这些问题背后,是辰溪县人大常委会历时3个月深入一线执法检查的结果。在此之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向守清率队赴辰溪开展相关执法检查。
辰溪县人大常委会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正是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工作联动,做到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立法、监督、决议、代表工作等方面的业务指导、联系,与县(市、区)、乡镇(街道)人大形成密切联系、协调配合、通力合作的良好格局。
在监督上常态联动。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选题互商、监督同频、成果共用,采用专题调研、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商定共同监督议题,采取同步召开动员会、组建联合检查组、互邀代表参与等方式开展联合监督,采取问题共督、情况互通、制度共建等方式推动监督成果有效转化。
在立法上统筹联动。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市级立法和自治县立法统筹协调,对全市范围内普遍性问题,由市级立法解决;对需要市、自治县共同解决的问题,市、县共同立法,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借力。
在决议上跟进联动。对特别重大的事项,市、县、乡人大根据事权分级出台决议,联动开展跟踪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怀化国际陆港高水平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标志性工程的决议》,辰溪县人大常委会跟进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怀化国际陆港联动拓展辰溪湘西南铁路物流园 着力打造大湘西地区改革开放标志性工程的决议》。
11月21日,怀化市人大代表暨基层人大工作会议召开。
坚持平台联建做到同步推进
11月12日,舒大叔走进溆浦县观音阁镇木溪片人大代表联络站,“我们村13组的水井里有漂浮物和脏污,大家蛮担心,怕饮水不安全。”一听此事,当天值班的镇人大代表蔡长喜,马上将问题记录下来。
“代表联络站,既是给人大代表一个家,也是在搭建一座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忧心事的连心桥。木溪村饮水安全问题,我们要马上解决。”说干就干,该联络站果断组织人员对水井进行全面清理消毒,并制定长效巡查机制,由家住附近的人大代表配合村特岗人员定期对水井及周边环境进行巡查。
一口“连心井”,情暖百姓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汇聚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写照,也是怀化市把平台建设作为人大联动的重要内容,坚持联建、联管、联用,全力建好“一站、一点、一阵地”的生动实践。
合力建好代表联络站。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代表联络站规范化模板、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手册等文件,实行标准、标识、制度、挂牌“四个统一”,做到设备、人员、制度、活动、经费“五个有”,市、县、乡合力建成规范化代表联络站517个。五级人大代表全部扫码进站,围绕法治护安、法治护绿分别提出意见建议2087条、5332条。
合力建好立法联系点。怀化市出台《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模板》,建立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5个、民族自治县立法联系点26个,共同推动解决联系点运行经费、制度建设等问题。指导各立法联系点通过书面征求意见、个别访谈、发放调查问卷、委托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梳理群众意见建议436余条,吸纳采用87条。
合力建好法治宣传阵地。建立宪法法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多元矩阵,打造一批集休闲、普法于一体的宪法公园、小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示室等场所阵地,实现“法”景融合,寄“法”于“景”,营造出门见法、休闲学法的良好氛围。
坚持问题联解做到同题共答
在得知洪江区横岩乡鸬鹚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辖区一位村民因家中突遇重大变故,急需法律援助时,该联络站负责人将问题上报乡联络总站,借助洪江区人大工委组织开展的“三官一律”进站联系服务群众新模式,协调联点的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进站帮助该村民答疑解困,为村民保护自身权益提供明确的法律遵循。
聚焦基层人大工作突出问题,市、县、乡人大共同研究,共同推进,共同发力,是怀化打造基层人大工作联动协同的一大法宝。近年来,洪江区人大工委找准代表和综治工作的契合点,通过整合人大代表、“三官一律”等多方资源,逐步形成“群众点单、按单分类、精准服务”三部曲。
以联学提高履职能力。怀化针对部分基层人大干部理论学习不主动、业务知识不熟悉等问题,在全市人大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通过示范领学、主题讲座、专题培训、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提升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以清单提高主业意识。针对部分基层人大干部、人大代表履职主动性不强、主业不聚焦问题,制定乡镇人大主席团年度主要工作清单、人大代表联络站年度主要工作清单等文件,通过月提示、季评价、年通报机制加强督导,以清单化、项目化、任务化方式倒逼基层人大聚焦主责主业。
以规范提高工作水平。市人大常委会加大制度成果系统集成和流程再造,构建“四个机关”建设制度新体系,创撰运用《怀化市县乡人大工作36法》,建立基层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联动执法检查和工作评议等机制,开展干部队伍建设“654”活动,推动全市基层人大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
坚持品牌联创做到同台共唱
创新活力来自基层。“345”工作法、“人大+巡察”联动机制、“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各县(市、区)人大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勇于多走几步、走深一层,不断探索人大履职新机制新方式,让学习学践活动沾泥土、接地气。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系统思维,联动开展工作谋划、品牌策划、宣传打造,全力提升怀化人大工作辨识度和影响力。
“一县一特”树品牌。制定全市人大创新工作方案,按照“一县一特”思路,指导县、乡人大选择一项重点工作、专项领域作为主攻点,打造特色亮点。
协同推进强品牌。对县(市、区)特点明显、影响面广、实效性强的特色重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及时总结提炼,积极复制推广,合力推出“两官”履职评议“四问四评”、监督“二次暗访、二次清单、二次评价”、乡镇人大“四个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品牌。
创新出影响,创造出品牌。国家、省级媒体经常来怀化开展报道,积极宣传怀化人大履职成果。《人民日报》《法治日报》《中国人大》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推介怀化国际陆港决议和立法、代表履职“四步工作法”“代表约见官员”等特色工作。
坚持内外联手做到同向发力
基层人大是纽带,一头连着党委中心大局,一头连着百姓幸福向往。“在密切人大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与党委、‘一府一委两院’的贯通协同,做到内外联手、同向发力,是我们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实践的生动路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万千说。
探索“人大监督+”机制。全市整合监督力量,探索建立“人大监督+市委巡察+检察监督+审计监督+媒体监督”等监督新机制,构建“人大监督+”格局,进一步提升监督广度和力度,极大增强监督合力。
健全工作会商机制。建立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常态化会商机制,对立法、监督、决定和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等事项经常沟通协调,形成对接、会商、落实工作闭环,做到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市人大专委会与政府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做到研判形势常态化、发现问题快速化、推动工作高效化。
建立代表建议联督机制。建立党委、人大、“一府一委两院”合力督办代表建议工作机制,党委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由党委书记带头督办、调度,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重点督办,“一府一委两院”负责同志领衔督办,党委和政府督查室、人大各委室联动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形成督办全覆盖、指导全链条、跟踪全过程督办格局,切实提升建议办理质效。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