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随笔
随笔

划 水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张 岱  时间: 2024-05-20   上传:杨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作为湘潭市主城区的河西是没有堤的。从石嘴垴到小东门全长4796米的河西大堤直到1975年才建成,结束了从北宋末年湘潭县城从易俗河洛口转至河西以来没有堤防的历史。

没有堤时,三月桃花汛、五月端阳水等,只要搭个信,河水一天就涨得好几寸,涨尺把也不罕见。一眨眼功夫,行车走马的街道立马有了“君到姑苏见,家家尽枕河。”的韵味。巷子两边住户都上了二楼,道路变成了水路,不时有木筏子从水巷中荡过,木筏子过去,激起长长的斜斜的水线,水中的杂物随着水波上下不停地荡漾。有小木筏子的,一般是渔民或是喜欢在河里钓鱼的人,其他人多无此物件。涨大水了出入不便,怎么办呢?一是二楼以上邻里互留出入口,挨着的几十户成一长串,再在离没有水的干处搭上跳板联结二楼,供人出入。走在跳板上颤巍巍的,女人穿高跟鞋一不小心就会走歪,扑通一声掉进水里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喊筏子。如果有事要出去,又为洪水所困,可以扯起喉咙喊一声:“有船啵?”荡筏子的往往会应声而至。两片桨叶先是荡得飞快,快到人家屋门口时,一桨倒划,一桨定向,让船原地横过来,与住户二楼疏楼对接。人往船上轻轻一跃,船头便往下沉,架筏子的极力用篙稳住小筏子,防止其侧翻。反复叮嘱坐筏子的人,坐在中间坐稳当,不要乱动。一切停当后,两桨倒划,到街中后,再划一桨停一桨让船转向。把筏子划到干岸处,船费不贵,视远近二分钱至五分钱。三是自己扎筏子。这个筏子是用拆下来的整扇木门板,前后绑两个黑的大汽车内胎,打足气,漂在水中也是蛮稳当。也有用两架长楼梯一头扎两个倒扣的大木脚盆,再用并联的方式把两架楼梯扎起来,也成了一个筏子。划水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门,有用长木板的、搓衣板的,还有用工兵铲的,不问出处,求其一用。平时晒衣服用的长竹篙此时就化身成了撑船用的撑篙。那时,不少人家都制过这种土筏子,虽然看起来不美观,但应急又适用。平时买个小菜、日用品,自己外出或接客人就全靠它了。有一次涨大水时十八总唐兴街李老倌,深更半夜阑尾炎突发,就是左邻右舍把睡椅放在这种自制筏子上,打着手电筒,七手八脚划浆撑篙,把李老倌送到中医院去的。李老倌得救了。回来时帮忙的众邻舍都是一身搞得湿透。做了好事,一个个都觉得心里入帖,划起筏子来,一下一下,划得桨声也好似入了乐一样。

我好久没这样划过水了,昨天到一水库边,正好见一渔翁在荡一筏子,连忙招呼住他,搭上腔,递上一根“和天下”,点上火。两个人坐在筏子上从收成谈到养生,再到社会风气,好一阵闲扯。然后,我向渔翁提出:我来荡一下筏子?老渔翁笑道:你是各条呷菜的虫不?我笑而不语,扯篙、倒桨、荡桨、稳舵,一阵行云流水,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把老渔翁也看懵了,没想到我这个城里人也会荡筏子。我只是没说我从穿开裆裤时起,生小河干侧,眼送千帆尽,眼高手不低呢。

上传:覃子壹(实习)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