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天公喜欢成人之美,一场及时雨洒落满地清凉。大巴车带着作协一行三十余人,出发前往北景港镇采风。
北景港镇,位于华容县西南方,藕池河东支北岸,距县城26公里。那里一串串俏皮灵动的地名,使她倍感好奇。此趟过来,或许正好解她心中谜团。
她坐在车里靠窗的位置,任由思绪随风飞扬。几年前,她偶然看过一本画册。上面写着:“民国6年,著名花鼓戏演员何冬保,出生于北景港镇一贫困农家……”原来妇孺皆知的经典曲目《刘海砍樵》,就是由他亲自改编并主演的。前几年她才知道,这里也是作家沈念的故乡,无疑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
相逢是首甜美的歌。一路上,王良庆局长与蔡勋建主席,开心地聊个不停。她坐在县作协阮梅主席身旁,每每见到她,阮主席都会夸她的文章又进步了。她觉得陈有红老师的文字很有温度,读后使她想起双亲健在的日子。车子刚到鲤鱼鳃村部停下,没等她反应过来,作家张凭栏就叫出了她的名字,问她最近在忙什么,她笑着说她在为郑姓打印族谱。相识是缘,相见却能让情谊更有立体感。
她随他们一同上楼参观,在一块装裱上墙的牌子里,她找到了鲤鱼鳃村名的由来。
传说很久以前,洞庭龙王的三公子,出宫游玩时不知回府的路,便变成一条大鲤鱼游到了牛氏湖。他见这里水草丰美,渔民善良,于是镇守一方,保护渔民不让水鬼妖怪伤害,很快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便将此地取名为“鲤鱼鳃”。
鲤鱼鳃村的党支部书记熊海兵,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他说他们这里盛产稻谷、棉花,小龙虾成了致富的主要来源。该村还是全镇贫困户的集中安置点,两层小楼由政府统一设计修建。仁心桥的四周,一户户楼房有序排列。洁白的外墙,贴着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传统字画。形成规模的蔬菜基地,较好地解决了易地搬迁人的餐桌问题。外来者的幸福指数,在岁月中节节攀升。
一项项精准扶贫的政策,恰似阳光甘露,走遍每一个角落,由表及里,方方面面,只为共建一个美好家园。可要使贫困户彻底脱贫,基层干部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过,绿茵茵的生态环境,村民闲适淡然的心境,俨然成为当地的另一道风景线。
顺着一级级台阶走到会场,矿泉水、切好的时令水果,早已摆放齐全。听朱胜镇长作完简短工作报告,马上回到另一项重要议程——县作协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想不到,作协又加入了不少新鲜血液。县一中美女教师郭思瑶、湘潭大学才子陈昌豪……赵主席上任不到一年,但为了作协的明天,每天铆足了劲,克服层层困难,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两期“与你相阅”读书活动、华容作协公众号每周一篇……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放的新书《华容政法风采录》,赵主席天天写稿、审稿、改稿至凌晨,全书病句与错别字无一放过。从单位采访到新书发放,仅仅两个月,真是快速。至于背后他个人付出了多少,他从来不说什么。记得他曾经说过,他会争取将作协办成作家的娘家。这些点点滴滴都成了后来的温馨记忆。
美味的午餐过后,他们打道回府了。意犹未尽的她,思来想去,于是,两天后一家人驱车来到了北景港。
正值中午,骄阳似火。道路两旁的花儿,随着车子一路往前开。一树树色彩分明,一点也不寂寞,望着路过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朵比一朵开得更欢快,完美地烘托了这个盛夏。
知识改变命运,是老生常谈,却永远不会过时。
她直奔华容二中,走进她的历史与文化。她注视着有些陈旧的教学楼,想象着莘莘学子拼搏的身影。操场旁边的名人名言、金色雕像,应该鼓舞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吧。此时她像一位真诚的学生,反思自己作为母亲教育上的不足。每个青春期的孩子,凡事介于似懂非懂之间,叛逆的成分明显更多。通过学校三年来的倾心灌溉,才会逐步长大成人、直至成才。她牵着儿子的手,和她谈学习谈理想谈未来……
静静流淌的藕池河,有着江南女子的秀气与温婉。她从源头湖北远道而来,流经几十公里,来到北景港,最后缓缓注入东洞庭湖。原来,一条缄默无言的河流,也有她此生注定要走的行程。世间所有皆是过客,光阴无法倒流,想必流水最有发言权。无数个昼夜不停歇,只为寻找自己美丽的归宿。她望着波澜不惊的水面,倏尔陷入了沉思。
下堤后途经一片菜地,只见上面全部栽满了玉米,一望无际,长势喜人。玉米多像辛勤劳作的农民,丝毫不惧烈日炎炎,日复一日的坚持,只为尝到大地丰收的喜悦。莫非这是个玉米基地吗?她也不敢肯定。她只知道绕了几圈快要迷路了,幸亏户外有导航相助,不然他们真的要误入玉米深处了。
短暂的相遇,难免有些仓促。美丽的北景港,只好期盼下一次,能再去那里好好走一走。是的,她还有许多个下次。
初审:刘铮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