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重要发布>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专题报道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专题报道

人民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李东林:讲好科技创新故事 发出湖南好声音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张英 通讯员:姜杨敏  时间: 2023-03-03   上传:杨柳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开幕。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一届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将肩负人民重托赴京履职,共商国是。他们是三湘大地的追梦人、奋斗者,将如何彰显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新风采、新作为?湖南人大融媒体推出“人民的代表”专栏,追寻他们的履职脚步,倾听他们的履职心声。

3333.jpg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

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路上,这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开年上班以来的工作节奏,忙得几乎“脚不点地”。

随着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临近,作为新任全国人大代表,李东林的忙碌中将加入代表履职日程。已把代表履职和本职工作融合在一起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倾听来自行业的声音,同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本次履职做准备。

作为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代表,这次赴京参会,李东林将立足本行业本岗位,讲好科技创新故事,积极建言献策,发出湖南好声音。

111.jpg

在车间调研。

立足行业优势 讲好科技创新故事

产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挺进技术无人区,进军产业空白地带,成为李东林30多年职业生涯的主旋律。

“轨道交通制造业要做强做大,关键技术一定要掌握自己手中。”30多年来,李东林带领团队奋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不断缩短与国外领先者的差距。

尤其是近5年来,李东林带领团队累计申请国家、省市地方政府攻关项目170多项,并千方百计筹措发展资金,用于和支持关键前沿技术的攻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车株洲所相继取得了半导体芯片、自主网络控制、自动驾驶系统等众多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广泛应用到“复兴号”高原动车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重载机车、新能源等高端装备上。

“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我国轨道交通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积极转变,并在湖南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李东林介绍,由湖南出产的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占据国内市场半数江山,并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体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的规模。

“发生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发展故事十分鼓舞人心,非常振奋精神。”李东林表示,赴京参会时一有机会就会讲给大家听,吸引更多人关注科技创新,关心制造业发展。

222.jpg

与员工座谈。

积极建言献策 发出湖南好声音

2018年,李东林当选为湖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2023年,他又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全国2977名代表中的一员。从省人大代表到全国人大代表,李东林的代表角色转换几乎无缝衔接。

担任省人大代表期间,李东林积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先后提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推进长株潭人才政策一体化、绿色开发建设绿心、促进湘赣边区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IGBT产业发展等近20件代表建议。

这些建议聚焦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契合发展实际和百姓诉求。建议落地见效后,目前轨道上的长株潭基本建成,很多在株洲轨道交通世界级产业集群工作的人才,实现了“工作在株洲、生活在长沙”。

从省人大代表到全国人大代表,变的是代表身份,不变的是为民履职情怀。本次赴京参会,李东林打算围绕“推动我国高端装备供应链全自主化”“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绿智融合发展”“制造业央企带动属地县域企业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发出湖南好声音。

“我是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央企管理人员,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党、国家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李东林说,作为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将认真学习,快速提升履职能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国之大者”建言,为人民发声。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