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智库>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法治护航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保障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2022年第5期   作者:胡 海  时间: 2022-06-15   上传:杨柳

助推湖南乡村振兴,法治护航不可或缺,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将为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加快推动湖南由农业大省向现代化农业强省转变正处在关键期,助推湖南乡村振兴,法治护航不可或缺,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将为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以高质量立法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促进法于 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法制保障。作为一部基础性法律,乡村振兴促进法搭建了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与体系,各地还需不断完善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出台更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法制保障。如何紧密衔接乡村振兴促进法,护航湖南农村改革、城乡融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振兴、保障措施等,在共同富裕建设的大背景下推进湖南乡村振兴迭代升级,我省应抓紧出台《湖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总结提升湖南省乡村振兴工作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为地方立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湖南方案。

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包括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推进公证办理进村、法律援助进村、律师服务进村,依托基层司法所设立“一所六站点”,全面构建半小时乡村法律服务圈。大幅度降低农村干部群众用法成本,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用法律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看到法律的实际作用,推动基层干部群众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探索实施“菜单式法律服务”,群众需要什么法律服务就提供什么法律服务,提升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律师值班制度,每天安排一名村(居)法律顾问在乡镇一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可提供法律咨询及建议、代写法律文书、进行法律援助等乡村公共法律服务。

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进乡村。一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可在各村设立法治乡村宣传点,精心打造立体法治宣传雕塑、法治微景观、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室、法治文化走廊、法治文化公园和墙体等村级法治文化阵地,把法治格言、法治故事等法治文化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集中宣传宪法、乡村振兴促进法,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提供更加智能化、多元化、便捷化的法治保障。二要培育“村法律明白人”。吸纳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退休干部、普法志愿者等,打造群众身边的普法宣传队伍。三要开展“送法进学校,带法到家庭”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普法宣传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提升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要创新法治宣传形式。积极探索和依托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媒体等部门和单位要创办贴近农村现实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法治电视节目和法治文艺节目,尽量采用以案说法等形式开展法治宣教活动,把法律送进农村千家万户。

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建立网格员信访代办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助联助诉作用,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实现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及时化解。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增进人民群众团结、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等具有重大意义。在乡镇信访案件化解中,目前,我省各村已建立了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上墙公开。网格员兼具村警和人民调解员双重职能,逐步形成了“法律顾问 + 村(社区)干部 + 法律明白人 + 人民调解员 + 综治网格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乡镇一级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可以联合综治、信访、司法、人社、卫健、国土、民政等资源力量进行乡村社会综合治理,全面提升乡村矛盾纠纷依法调解能力,提高化解效率,降低维权成本,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原主任、教授)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