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文学
文学

游英集岭记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   作者:清塵一念  时间: 2021-07-08   上传:redcloud
公元2021年,岁在辛丑,农历五月初六日,廖君携余登平江县城西郊之英集岭,访茶马古道,览英集亭古石碑,情致盎然,遂记以存之。英集岭地处城郊约四五里外,峰峦层叠,山麓田垄苗秀,有蛇形窄埂自山脚延伸,勾连外通。由山以上是为茶马古道,史载修于清道光年间,为民间义道。路皆青石为蹬,蜿蜒曲折而至山脊。余与廖君拾级而上,见四处林壑清幽,落叶满径;山阴道上,行者唯余二人。
是日天高云淡,南风知意,林鸟啁啾,吾二人且行且珍惜,一草一木,皆别有风致。谈笑间,遂至岭脊中央处之英集亭。亭以砖石砌就,四面实墙,东西相通,各有石拱门一;南向一墙已有半壁坍圮,北墙靠壁有长条木凳,呈一字排开,供行人坐憩。廖君为余指点,见东西门楣皆有‘英集亭’三大字,走笔雄浑而舒畅,有颜体余风。环顾亭内,得见古石碑四,其三刊录修道建亭始末及募捐芳名,其一为咸丰年间治安禁令布告。虽时光打磨,然字迹大体可辨。廖君抚碑览读,知此道乃清时瓮江乡人自发募捐而修,直通县城。此亭乃饮马饮茶之凉亭,碑文有言:其时行者云集休憩,景象之盛不亚于邮道。碑文中又有“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等《滕王阁序》成句,廖君读此而大斥文抄公照搬现成不顾实景,言此为“哄抬物价,满嘴浮夸”,余立其侧,闻言大笑。后又览捐资名录,知归乡布政使张岳龄捐三千文,其余人各捐一千文、两百文、二十文不等。廖君又怪乎张岳龄之友李元度何以一文不捐,谓“友人自当捧场”,余又大笑:此乃瓮江贤者为本乡人谋便利之义举,次夫子(李元度名李次青)三市人氏,一文不捐亦在情理之中,何况“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后二人比肩共读治安布告碑,一字一句,漫读成诵,当时之乱世景象如在眼目,又想今日之太平安稳,不觉感慨系之。
岭上杂木丛生,修竹掩映,时近夏至而凉爽舒适,余与廖君盘亘于此,俯仰天地,尽得山川青空之美与林间清风之惠,觉身心轻灵虚空,两心契合而相悦,自由不亚于山风,和鸣有似于林鸟,良久不去。归途念及“胜友如云”之句,廖君曾叹,以为不过乡亲父老行旅途中暂歇,不可与滕王宴比,“胜友”云云,有夸饰之嫌;而余则以为,凡心性相投,志趣不落于俗媚,至此而望峰息心者,则可谓为胜友。由是笑言:“盖彼文抄公知百余年后当有吾二人同游耶?其谓胜友,盖如吾与子之友亦未可知也!”廖君闻言而笑,谓予善解古人意也!至城中而回望峰峦凝聚,古道与凉亭皆隐没其中,毫无影迹,如彼百年前之人事隐没于时间长河。呜呼!人事代谢,江山千古。可留者,唯其名也!而名,亦不过实之宾,于不识其人者言,又何异于甲乙丙丁。悲乎悲乎!人生之义,不过‘当下’二字而已矣。
余于英集亭,又感陋室之乐盖在于人。欧阳文忠公以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余则以为山水之意犹不在山水,而在胜友相携相惜,则一叶一声皆是风情,一砖一瓦可称华宇。今吾二人亭间流连,又岂意在于亭耶?
以记。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