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文学
文学

由“夜郎国之争”想到的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2020年第7期   作者:郭光文  时间: 2020-07-23   上传:redcloud

    

他们争的是地区生产总值的“数字帽子”和个人提拔重用的“官位帽子”。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必须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省黄山市曾因“西门庆故里”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无独有偶。渝黔高速铁路在途经的桐梓县夜郎镇建站,其冠名又引发了贵州桐梓县与中部地区某县的“夜郎国”之争。
    西门庆也好,夜郎国也罢,既不是什么光彩的名字,又不是什么荣耀的地方,为什么让这些地方争得面红耳赤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荣辱观的颠倒。先说西门庆。在作者笔下,西门庆是一个大色鬼、大奸商、大贪官,他知法犯法、贪赃枉法、残害忠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苗青谋财杀人案。西门庆收受苗青一千两银子之后,便把他放了,使这个杀人犯逍遥法外。后来事情败露,山东巡察御史曾孝序调查此事。西门庆又用重金买通当朝太师蔡京,导致曾孝序不但没有办成此案,反被抄家。再说夜郎国,传说是汉朝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家,面积不到汉朝一个县的大小。夜郎国的人不爱走出来看外面的世界,却对走进去的使者问道:“夜郎国与汉朝国家比较起来谁大啊?”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话语令人哑然失笑。从此,形成了“夜郎自大”这句成语,并且千百年来一直用作讽刺不知道自己实力、不懂得天下大势和无知而又狂妄自大的人。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一些地方和官员为什么对西门庆和夜郎国这样的人名和地名爱不释手和志在必得呢?这其中颠倒的荣辱观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我想到的是历史观的扭曲。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出于某种目的,视历史为儿戏:对历史事件过程或掐头去尾或添枝加叶者有之,对历史人物形象或极力美化或任意丑化者有之,对历史记述文字或断章取义或釜底抽薪者有之。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已故名人之口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特别是在旅游广告大战中,更是明目张胆地鼓吹什么“小题大做、大题炒作、无题创作”。更叫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人在英雄人物宣传和文化艺术创作中,以“主旋律作品缺乏市场”作为矮化英雄的幌子,使戏说和调侃英雄在当前的影视创作中演绎为一种吸引眼球的风潮,仿佛把英雄浸入娱乐的染缸才是赢得市场青睐的正解。从炒作雷锋的初恋女友到恶搞短片《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铁道游击队之青歌赛总动员》,甚至提出改写《焦裕禄》剧本,胡说什么:“焦裕禄身边要三个女人,让他面临选择的困惑,这样才有戏看。”几代人心中敬仰的英雄,在他们的鼓捣下沦为低俗的文化消费品,在无形中销蚀了宝贵的英雄气概与民族精神,使之成为市场获利的工具,从而达到他们拆解民族脊梁的最终目的。应该说诸如西门庆故里和夜郎国之类的争夺,之所以能够“此起彼伏”并呈现“经久不衰”之势,与一些地方和官员扭曲的历史观不无关系。
    最后,我想到的是政绩观的偏差。一些地方和官员为什么要为此争得“你死我活”,抢得“如火如荼”呢?这里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和壮大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离不开品牌效应。一些地方和官员由此得出这样一个逻辑:只要把西门庆故里和夜郎国之类的“品牌”争到手,并用重金将其“武装”起来,就会引得游客络绎不绝,带来经济效益井喷式增长,从而为个人“成长进步”创造辉煌政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争的不是西门庆的“坏帽子”和夜郎国的“丑帽子”,争的是地区生产总值的“数字帽子”和个人提拔重用的“官位帽子”。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必须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