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智库>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散居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工作的几点思考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慧川 黄东林 唐真义  时间: 2018-09-17   上传:redcloud

实现少数民族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是党的庄严承诺,也是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小康一个少数民族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散居少数民族脱贫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是难“啃”的“硬骨头”。近几年来,东安县在散居少数民族脱贫攻坚上,具体落实各项政策,采取精准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一、背景

东安县将下辖2乡、13镇,全县总人口63万。位处湖南西南部,湘江上游,南岭山地向湘中丘陵过渡带。境内山脉、岗地、丘陵彼起此伏,散布众多峡谷小盆地,平原狭小。如同县内众多的峡谷一样,东安县少数民族散落在各座大山深处,分散居住,没有形成民族乡,也没有形成民族村,只有民族组。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过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目前,全县少数民族有瑶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31个民族,人口502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81%,民族成份多、人口比例小是一个显著特点。相比2010年,人口增加1437人,增幅达40%;民族成份更多,这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另外一个特点,少数民族脱贫的工作重点仍在传统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安县川岩乡、鹿马桥镇、端桥铺镇、井头圩镇、大庙口镇等乡镇边远的山区,相对集中的有52个村民小组,这有地理和历史等因素。还有一个特点是,全县3个深度贫困村中,没有少数民族;但是,少数民族中存在深度贫困人口,贫困户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很重。

二、做法

1、抓住关键不放松。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修路是关键。多年来,东安县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千方百计修通民族村组道路。鹿马桥镇简家岭村,瑶族524人,地处海拔884米的高山深岭,距镇上有21公里, “走山路、住危房、穿旧衣、吃光饭”成为简家岭村瑶胞贫困生活的最真实写照。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一年难得出几次山,输运物资材料主要靠肩扛马驮,马成为了村民生产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全村9000多亩的楠竹资源和其他资源因交通不便难以开发。2001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2008年人均纯收入仅有600元。在村民的记忆中,全村突发急病重病不能及时送医导致不幸死于送医路上就达6人;全村35岁以上的单身汉达40人之多,有10多户村民的妻子因忍受不了家里的贫穷,离家抛子一去不返。村里从八十年代起,就开始艰难的修路之行,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曾因修毛坯路而欠下上百万的债务。2014年县委、县政府积极跑项目、争资金,筹资1700万元,再次开启与天堑的斗争,于2015年修建成一条长21.5公里的高标准四级通村水泥硬化道路,途中52道弯,多处180度的急转,显示了施工的难度,更彰显了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决心。2016年起,该村成为全县有名的乡村旅游景点;2017年完成脱贫任务,8名单身汉娶回新媳妇。据统计,三年来,全县投入民族通村组道路建设的资金达3000万元,其中有川岩乡、大庙口镇、鹿马桥镇、井头圩镇的相关28个村组。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就是大山深处少数民族脱贫的金翅膀,物资、人员流通起来了,大家收入才会多起来。

2、因地制宜要精准。偏远少数民族脱贫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路、电、讯、水等基础设施地逐步改善,必将带给人们脱贫致富的思想冲动。如何趁热打铁,将一家一户的力量汇聚起来,达到脱贫的目的。东安县采用了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措施。对风光秀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方,采取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休养观光旅游,带动发展,培养了如竹筒酒、山林土鸡养殖、深山蜜蜂养殖、黑老虎药材种植、红心猕猴桃种植等相关产业,大部分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收入有稳定增长。如简家岭村、川岩村、塘旁边村等。对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采取鼓励和扶持在外整体租山租地租水经营、外出务工等办法,跳出去发展。如端桥铺镇金溪村、鹿马桥镇的天堂村等。对老弱病贫困缺口大的人群,采取政府兜底政策,保证基本生活。另外,政府还进行了金融分红式扶贫,每户年有2000元-5000元不等的收入。总之,充分发挥各家各户的技能和当地资源,配以政策扶持,达到脱贫稳得住才是最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点是要有内生动力,这才是根本的脱贫之路。

3、探索创新敢担当。多年来,东安县四大班子经常过问、研究少数民族脱贫工作。县委、政府将“改善散居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力度推进贫困村组基础设施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