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智库>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关于常德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徽立  时间: 2017-07-25   上传:redcloud

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有效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等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了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根据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市人大农业委组织市农委和市经管局等单位对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实事求是,正视当前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引导、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逐渐萎缩、两极分化的态势。主要表现为“三多三不”:

“三多”即:一是空壳村多。全市现有2105个村(居)中,无经营收入的空壳村达891个、占42.3%二是老债务多。目前,全市村级组织负债的1858个、占88.3%,负债总额达到24.58亿元,村平负债超过100万元,其中对干部及个人负债10.22亿元,占负债总额的46.4%三是“麻烦事”多。如农村环境整治、征地拆迁、基础建设、治安调解、创建达标等各种事务都要村级组织去落实,村里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与工作压力。

“三不”即:一是资产总量不大。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计40.8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9.93亿元,流动资产20.59亿元,农业资产0.34亿元;村级债务中,流动负债18.88亿元、长期负债5.7亿元。二是资源结构不优。全市2015个村(居)中,有经营性资源的村(居)1067个、占51%,无经营性资源的村(居)1038个、占49%2016年,全市村级集体总收入17.65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9722万元,只占到总收入的5.5%三是发展步子不齐。全市村级经营收入两极分化明显: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