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贺佳 杨柳青
从去年的“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到今年的“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简除烦疴,禁察非法”,李克强总理连续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金句”,指向的都是简政放权。
尤其在当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下,以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举。
烦疴怎么除,惯性怎么破、简政怎么简、非法如何管?连日来,湖南代表团的代表们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就是要以敬畏民众的心,提供好政府服务,不该管的别管,该管的别躲,少给要办事要创新的百姓、企业“找麻烦”。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
全国人大代表、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周海兵
转变政府职能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而简政放权则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通过简政放权,放开市场“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让“放”和“管”有效结合,形成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手段。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首先就要有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政府要提供优质的政务发展环境。
落实到衡阳,去年我们行政审批精简了60%,进一步下放了116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了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按照中央和省里要求,我们不仅在量上做减法,还要求提升服务质量。
在优化服务这方面,我们启动了新的政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开始运营。这不仅是为市民提供更方便舒适的办事地方,更关键是运行体制改革,全面将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落实到位。我们编制了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流程清单,为办事群众提供统一、全面、规范、清晰的办事指南和办事路径,努力让“最后一公里”缩短为“零距离”,真正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的“一条龙”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做好放管结合文章,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符合法律规范的优质服务。
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吴世忠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三清单一目录”出台……这几年,无论是中央还是省里,简政放权的步伐越走越快。许多企业最直观的体会就是:开公司、办企业变容易了,跑腿办事不再那么折腾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的是市场活力的“加法”。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许多企业的负担仍然较重,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难以在市场大风大浪中站稳脚跟。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都必须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妥善加以解决。要继续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给企业“松绑”;要下大力气减税清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电力价格、物流费用等成本,为企业降负;要大力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更好地落实市场主体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要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广大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轻装上阵,增强核心竞争力。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简政放权的顶层设计,关键是要落到实处。只要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出成效,市场的活力将更足,企业效益将更好,经济发展也必将实现良性循环。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