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北京3月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廖洁 王敏 摄影 冯钧)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
“6.5%-7%”这一设定有着什么样的科学性,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如何看待这一数字区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湖南代表团的代表们就此展开了热议。
赖明勇代表。
赖明勇代表(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长沙理工大学校长):从全世界范围来看,6.5%-7%仍然是一个中高速,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下行压力也非常大的前提下,我们的这个速度设置是比较合理的。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正面临转型的阵痛期,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还要兼顾增长的质量、效益。如果我们一方面能够保持“中高速”,另一方面能够将结构调整到“中高端”,就能避开“中等收入陷阱”,进入良性循环,解决发展的后顾之忧。
瞿海代表。
瞿海代表(湖南省郴州市市长):经济增长预期既关系着我们的“民生蛋糕”,也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实现和我们的发展信心。结合湖南省的目标和郴州实际,我们确定今年郴州的目标是9%。“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发展速度跑在全省前列,但总量、均量、质量与全国、全省许多地方差距不小。"十三五"期间,我们仍然要奋力“跑步前进”,才能真正成为湖南的新增长极,在湘南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此,我们有压力、有挑战,但充满信心。
曹慧泉代表。
曹慧泉代表(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当前,传统产业面临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压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尽管新兴产业增长很快,但短期内还无法替代传统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因此,6.5%-7%的预期既符合实际,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还有一定的容忍度。对传统产业来说,要借此机会加快转型升级,同时也呼吁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尽快落地,帮助企业平稳渡过阵痛期。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