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部配备上改变人们对干部到人大任职就是“退居二线”的看法,逐步做到乡镇人大干部同乡镇党委、政府干部保持三个大体一样:年龄大体一样,提拔交流使用频率、级别、节奏大体一样,待遇和办公条件大体一样
去年6月,我在四川自贡见到一位镇人大的主席,姓宋,是女同志,30多岁。据介绍,她工作努力,也很有活力,但镇人大只有她一人专职,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她说自己总是“单打独斗”,感到工作很“孤独”。目前,这种情况在全国还不是个别的。
说实话,我在全国人大机关29年从事人大制度研究中,对乡镇人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去年,围绕加强县乡人大建设这个专题,在成都与四川、云南、贵州、西藏三省一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座谈,并在四川一些乡镇进行实地调研,我受到深深触动,感到情况不乐观。
目前,乡镇人大工作比较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一些乡镇人大每年开一天会,会期过短,不能保证审议时间,往往是“上午听听念、中午吃吃饭、下午举举手”,是在“认认真真走过场”。二是,乡镇人大监督政府的工作机制不健全,闭会后缺少对政府的监督;部分乡镇领导把人大监督看成是“唱对台戏”“找麻烦”,人大也不敢监督。三是,一些乡镇人大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人大主席是“光杆司令” 分享到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