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
芷江,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美丽小城。69年前,由于历史的机缘,这个湘西边城被推到了世界历史的前台。
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交出日本侵华兵力分布图,并签字接受关于日本投降详细命令备忘录,芷江因此以“抗战胜利受降之城”而闻名中外。
今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这天,位于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首次公布了日本在芷江向中国投降的原始视频资料。经电视台播出及其他媒体报道后,芷江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一段视频解开尘封历史,再现重大历史事件,让世界关注。而围绕寻找这段视频资料,有着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
一个“小人物”
20余年苦苦追寻
在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的手机上,留有这样一条短信:“芷江人民、湖南人民、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民感谢你!”这是一位曾在芷江工作过的老领导从长沙发来的,因为他知道,吴建宏为这段视频资料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7月10日见到吴建宏时,他正为接待各路记者忙碌着。他个子不高,但看上去十分精神,谈起芷江受降的历史如数家珍。
采访是从观看日本在芷江向中国投降的原始视频开始的。吴建宏介绍,原始视频完整记录了日本投降代表下机到签订投降备忘录的全过程,共20多分钟,分为5个章节,是美国军方多个记者从不同侧面、角度,用8毫米电影胶片机拍摄的。
播放视频投影上,画面是黑白的、无声的,也没有字幕,但比较清晰。
视频上珍贵画面频频闪现,吴建宏即兴解说慷慨激昂。
“20多分钟视频,20余年漫长寻觅。”看完视频,吴建宏向记者讲述了寻找经历。
今年48岁的吴建宏于1987年调到受降纪念馆工作,当过勤杂工、讲解员、副馆长,直至馆长。
“当时纪念馆资料不全,影响不大。”吴建宏说,1989年当讲解员时,他感到很有压力,很多人到这里看了受降旧址后,都想了解这段历史,观看更多实物资料。
“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这段历史重现,使有关资料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抱着这样的信念,吴建宏平时注意收集芷江受降的历史资料。1990年,他和同事们在征集文献资料时,偶尔发现两份海报。这是抗战胜利后,重庆民众影剧院和国泰影剧院加映新闻纪录片《芷江受降——降使今井》的海报。
“既然当年有这个新闻片,也就是说,这段历史应该有视频记载。”吴建宏坚定一个信念,反映当年日本在芷江向中国投降的视频资料一定保存于世,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它。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