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县人大代表,桂东县沤江镇江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利飞将代表法定职责融入乡村振兴实践,用一件件带着泥土味的建议、一次次直面矛盾的监督,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桂东“四城”建设注入法治动能。
以建议献策为笔,绘就“幸福小城”民生图景
紧扣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关于支持特色农业富民的要求,王利飞将江山村“十年九欠收”的困境转化为履职实践。2021年,王利飞提交的关于扶持高海拔山区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的建议推动了县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整合资金300万元支持江山村建设冷链仓储中心,解决了蔬菜保鲜难题。他积极探索土地入股与劳力分红的合作机制,引进龙头企业带动88户村民增收,2023年户均分红1.2万元。他连续3年跟踪高山蔬菜产业补贴发放情况,确保惠农资金精准直达农户,他的相关做法被县人大常委会作为监督范例进行推广。
以生态监督为盾,筑牢“生态新城”法治屏障
王利飞将守护生态纳入代表履职清单,2022年,针对沤江水源保护,他联合10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质询案,推动县农业农村局开展专项整治。在他的号召下,江山村建成生态拦截沟渠2.6公里,农药使用量下降30%。他提交的桂东县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立法建议,促成全县建立“谁保护、谁受益”补偿政策,江山村因森林管护成效年获生态补偿金15万元。王利飞组织长江保护法、《湖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宣讲12场,推动村民签订生态保护公约,实现江山村的Ⅰ类水质达标率100%。
桂东县人大代表,沤江镇江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利飞深入群众收集建议。
以治理协商为桥,夯实“平安县城”法治根基
王利飞创新构建基层法治化治理体系,在人大会议审议基层治理议题时提出推动江山村建立代表联络站与村民议事会双平台的建议。他组织制定了《村级矛盾纠纷调解细则》,2024年化解土地流转、劳资纠纷等矛盾38起,成功率100%。在审议县政府平安县城建设工作报告时,提出将村规民约与上位法相对接的建议,增设“平安家庭积分制”,江山村连续5年实现“零上访、零刑案”。王利飞组织防汛救灾演练4次,推动配备应急设备30套,相关经验被写入县人大常委会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王利飞调研高山蔬菜生长情况。
以康养建言为媒,激活“康养山城”法治动能
为发展健康产业,王利飞将代表履职与康养布局深度融合。他提交了关于推动高山蔬菜与康养膳食产业链融合的建议,促成江山村被纳入全县“绿色食材供应基地”,2024年向县域民宿供应蔬菜800吨。他还持续跟踪监督《桂东县民宿管理办法》实施情况,推动江山村12家农家乐完成消防、食品安全整改,助力江山村获评“县级康养示范点”。王利飞联合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人大代表提交的关于湘赣边康养产业协作机制的建议被两省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处理建议,促成江山村与遂川县高坪镇共建中药材种植基地。
王利飞以人大代表职权为“经纬”,织就“四城”建设的法治图景,将建议化作产业富民的“金钥匙”,破解高山发展困局。用监督铸就生态保护的“铁栅栏”,守护绿水青山底色,搭建平安治理的“连心桥”,激活基层善治动能。这份扎根泥土的履职答卷,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桂东山乡最生动的实践。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