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安化县乡镇人大工作观摩交流会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是继2023年6月全县乡镇人大工作会议后,首次以观摩交流形式专题研究部署乡镇人大工作,体现了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对基层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会议全面总结了换届以来乡镇人大工作的成效,深刻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系统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为推动安化县乡镇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观摩互鉴,喜看基层民主新气象

与会人员实地观摩示范点。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东坪镇唐市社区、南金乡南金村等示范点,直观感受人大工作助力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鲜活案例。随后,通过观看清塘铺镇太平村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片、聆听县委党校讲师专题辅导,以及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副主席、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员等六个层面的先进典型经验交流,展现了安化县乡镇人大工作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生动局面。

安化县乡镇人大工作观摩交流会。
会议用“同题共答,喜看新进步”概括了换届以来乡镇人大工作的显著成效。会议指出,全县乡镇人大工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扣县人大常委会“三四五”工作思路,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实现了三大提升。人大地位显著提升。乡镇党委高度重视支持,人大依法行权更有保障;代表大会规范召开,闭会期间主席团活动常态化、实效化;人大监督紧盯民生关切,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东坪镇萸江公园提质改造等,使人大工作在党委政府、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民主实践深度拓展。全面推行“听、商、议、决、评”五步工作法,创新打造“民意征集窗”“代表二维码”“32311平台”“道德银行”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民主载体,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嵌入基层治理链条。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持续深化,累计票决实施项目188个,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真正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自身建设全面夯实。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多名人大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履职能力培训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联络站高标准覆盖全县,成为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重要平台;代表履职活力迸发,“流动议事”“屋场会”等形式接地气、效果好,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防汛救灾等一线作用凸显;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人大队伍形象不断提升。
深研挑战,精准把脉促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会议要求“同舟共济,深研新挑战”,深刻指出了当前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三个差距”。
面对主责主业新任务,在认识上存在“温差”。对上级新精神、法律学习领悟不够深入,角色定位不清,存在与党委政府工作“两张皮”现象,部分人大主席“专职不专责”,人大办主任“专职不专干”问题仍有存在,制度执行有时打折扣。
面对履职效能新要求,在落实上存在“偏差”。工作与中心任务、群众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监督工作尤其是民生实事项目资金监管深度不足,代表履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平台应用“重建设、轻使用”。
面对品牌建设新导向,在培育上存在“落差”。特色亮点“辨识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宣传推广“穿透力”不强,“有实绩无亮点、有做法无说法”的情况较为普遍。
勇担使命,同心协力谱新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会议强调要“同心协力,勇担新使命”,用“聚焦三个重点、发挥三个作用”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发挥“总抓手”作用。突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党委、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夯实履职基础,推动构建党委重视、人大作为、政府主动的齐抓共管格局。切实落实《湖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完成好履职清单各项任务,提升履职质量。
聚焦履职行权实效,发挥“促发展”作用。要增强服务大局的精准性,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确保监督靶向准、贯穿全程、落地有声。要激发履职为民的主动性,提升代表“两种能力”,密切“两个联系”,增强“两个质效”,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要提升制度运行的实效性,将人大制度优势融入民主决策、基层治理各方面,转化为治理效能。
聚焦特色品牌创建,发挥“树标杆”作用。要找准品牌建设发力点,突出“唯一性”“融合性”“长效性”,抓住亮点特色,使品牌更接地气、更贴中心、更显担当。要培育典型带动示范点,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安化人大故事,实现经验“可固化”、成果“可转化”、影响“可感化”目标,形成“一镇一品”的生动局面。
编辑:刘杏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