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衡山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有关人员深入开云镇,组织辖区人大代表、社区干部及网格员,在7个社区同步开展“人大代表进社区”工作动员暨专题培训会。此次活动标志着衡山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履职新模式全面启动,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衡山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人员到两路口社区组织人大代表、网格员、社区干部召开“人大代表进社区网格”工作动员及培训会。
创新“七网联动”,打通服务末梢
此次“人大代表进社区”活动创新推出“七网联动”工作机制。开云镇7个社区作为首批试点,每个社区由若干名人大代表结对联系,联合社区干部、网格员组成“履职小分队”,实现“代表入网、服务进格”。代表们将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解、民生监督等工作,形成“群众点单、代表接单、政府办单、人大督单”的闭环链条。
“过去代表履职多集中在会议期间,现在我们把履职阵地前移到社区网格,让代表沉下去、民情浮上来。”县人大代表石冬祥在培训后感慨道,“这种代表进网格模式,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衡山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人员到先农社区组织人大代表、网格员、社区干部召开“人大代表进社区网格”工作动员及培训会。
培训赋能增效,提升履职能力
为确保代表“进得去、谈得来、办得成”,县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人大代表职责权限、群众工作方法、社情民意撰写规范、网格治理平台操作等实用课程,并邀请优秀代表分享“微建议”办理、民生实事推动等典型案例。通过理论与实操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代表依法履职、精准建言、服务群众的能力。
开云镇人大主席表示,下一步将建立“走访—半年评议—年述职”机制,对代表进社区履职情况实行全过程管理,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标准,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打造代表品牌,激活治理动能
此次“人大代表进社区”不仅是履职方式的创新,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衡山县人大常委会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代表进网格模式,探索建立“代表工作室”“民情直通车”“履职晾晒台”等特色载体,推动代表履职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从“单向监督”向“协同共治”升级。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必须服务人民。”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社区作为代表履职的“主战场”,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金标准”,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衡山县人大代表履职样板。
随着“代表进社区”工作的深入推进,一幅代表履职有为、群众参与有序、基层治理有效的生动图景,正在衡山大地徐徐展开。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