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拿到钱了,很开心,感谢法院!”工人代表李女士高兴地说。10月23日,在邵东市人民法院的协调保障下,邵东市某企业25名农民工被拖欠的52万元工资已全额发放到位。这一变化,源于邵东市人大代表、律师唐正平提交的一件切中问题要害的建议,是邵东市人民法院牵头、多部门联动响应、协同发力的务实成果。
今年初,唐正平关注到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民生痛点。“一些用人单位利用诉讼程序拖延支付,一个案子经过一审、二审,动辄一两年,劳动者根本耗不起时间与精力。”唐正平指出。经过深入调研,他在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建议,直指利用“诉累”拖延支付、联动机制不畅等核心问题,并明确建议由邵东市人民法院牵头,联合邵东市人社局、邵东市总工会构建系统性联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件关乎民生的建议被邵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为重点处理建议,由邵东市人民法院主办,邵东市人社局、邵东市总工会会办,由邵东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跟踪督办。
“代表的建议精准指出了欠薪治理中的司法堵点,市人民法院作为主办单位,必须主动扛起牵头责任,打通权益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市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接到该建议后,市人民法院第一时间响应,通过设立“护薪绿色通道”,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快速审结、高效执行,并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依法缓、减、免交诉讼费,切实降低维权门槛。同时,积极引入市工会、人社等部门参与调解,运用“审前联调—司法确认”模式快速化解纠纷。此外,法院还持续加大执行力度,用足用好各类执行措施,确保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能够及时、足额执行到位。
“工会发挥贴近职工的优势,除了成立法院、工会、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调解工作室,还重点依托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为职工提供从咨询、调解到援助的全流程服务。”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邵东市总工会通过12351热线已受理解决职工维权案件15起,为75名农民工追回工资43.2万余元,确保了职工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通过司法牵头的系统性治理,欠薪问题化解效率显著提升。自建议办理以来,邵东市人民法院通过联动机制成功调解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46起,通过“护薪绿色通道”快立快审执结案件105件,为118名劳动者追回工资报酬280.81万元。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