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法治护绿”启动仪式。
走进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浓郁的红色氛围和特色的白族风格扑面而来,一望无垠的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园和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让人赏心悦目,令游客流连忘返。在奋进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刘家坪白族乡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断砥砺前行,以苦干实干践行初心,以服务百姓为己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点赞。2023年,被评为张家界市示范性人大代表联络站,2024年入选湖南省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管得好、用得好”优秀案例。
赓续红色血脉,创新建好联络站
“媳妇你快起来,门口嘛挂盏灯;照在个大路上,同志们好行军”。这首至今广为传唱的桑植民歌《门口挂盏灯》,真实再现了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县刘家坪出发长征时,百姓们深夜听到红军悄然过境,主动在门口挂起马灯照亮屋檐巷子的动人情景。
万里征途,始于足下。被誉为“长征第一乡”的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红色底蕴深厚,至今仍留存着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诸多珍贵的红色记忆。
踏进刘家坪白族乡长征村游客服务中心院内,一栋白族民居上悬挂着“弘扬长征精神、践行立法为民”的标语,恰似新时代的“一盏灯”点亮了人大代表的前行之路。同时,该建筑还深度融合了长征文化、红色历史元素和白族民居特色,它就是刘家坪白族乡60名驻站人大代表的“娘家屋”和“会客厅”“议事厅”。
联络站既是“动力加油站”,又是“民情直通车”。聚焦建强活动主阵地,桑植县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便民、简洁、实用”原则,对部分联络站进行提质升级。在规范代表履职上,刘家坪白族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了“受理随时、交办及时、办理限时、答复定时、回访适时”的“五环五时”议案建议办理闭环机制,完善了“代表提、小组议、人大主席团审”的议案建议提交工作机制。站内,办公设施和有关设备一应俱全,墙上一幅幅红色历史老照片、乡人大工作事迹历程,一张张代表履职和代表小组开展特色主题活动的照片,生动展现了“小站点、微窗口、大民生”的实践样本。
省人大代表、桑植县爱尚园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苏春华在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将履职情况录入代表履职信息平台。
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推行“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营商环境监测点”的站点互融模式,开通“民情快车”绿色通道。2023年,被确定为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点),6名立法信息员和4名法律服务团专业人员,先后对10部地方性法规进行了评估,对15部法律法规草案提出征询意见,提出建议37条,被省市采纳7条。同时,该联络站还注重数字赋能,开辟“指尖小灵通”,实现群众意见建议“码上提、线上办”和“上门访、现场听”,为代表履职、联系群众搭建起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桥梁。
用好红色资源,点燃代表履职激情
刘家坪是一块红色热土,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红色精神已成为指引驻站人大代表们前行的动力源泉。
刘家坪白族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坚持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革命先辈精神”作为代表小组活动的“一面旗”。依托“代表讲堂”,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教育+”的主题学习日、主题恳谈会活动,组织代表深入学习党史和开展“谒革命先烈、向宪法宣誓”等主题活动。每逢乡人大会议前夕,还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徒步一次长征路、体验一次红军餐、瞻仰一次纪念碑、视察一次民生实事、组织一次宪法宣誓、聆听一次红色故事、学唱一首桑植民歌”,将初心誓言转化为代表履职实际行动,激发代表们的光荣使命感、历史责任感。
倾心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坚持用“四亮”行动,点燃代表履职激情。即亮身份,让群众知晓。在联络站内将每名代表的姓名、照片、所在选区、联系电话进行公开,方便群众知晓代表、联系代表。亮职责,让群众明白。对代表职责采取适当形式介绍,群众“遇事找代表、遇惑问代表”已成常态。亮承诺,让群众放心。将代表履职承诺书公开,做到代表心中有责,群众心中有盼。亮成效,让群众满意。定期亮晒代表履职成绩单,接受群众监督评价,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代表履职的评价标尺。
每月逢“四”“十”赶集日,白族风情街摊贩云集,游客如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利用人流集中这一特点,创新开展“代表摆摊赶集”活动,推行“人大主席吹哨集合、联络站点搭台、人大代表摆摊、百姓群众点单、政府反馈落实”的工作模式,实现代表与群众互动“零距离”、交流“零障碍”。今年以来,先后服务群众和游客80多人次,发放旅游服务指南、政策手册400多份;开展街头坐摊问需42场次。
用好联络站,办好民生微实事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刘家坪白族乡人大代表始终坚守的初心,更是座右铭。
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摆摊”普法宣传活动,为群众讲解涉农法律法规。
刘家坪白族乡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组织开展代表进站接待选民和报告履职、代表联系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让驻站代表与村民群众同坐一条凳子、同围一个炉子,倾心聆听诉求和建议。前不久,针对村民反映的水质浑浊问题,代表们迅速行动,积极协调落实,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今年,群众向驻站人大代表反映了集镇道路井盖缺失、路灯不亮、路面积水以及南康坝流域白色垃圾污染等问题。乡人大代表联络站第一时间交办,乡政府迅速整改到位,深受百姓群众好评。
群众期盼是什么,代表调研就“盯”什么,推动群众的美好愿望化为生动现实。自启动“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以来,累计开展小组活动9次。在调研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时,代表们深入长征村白族风情街、刘家坪白族乡游客服务中心综合体等项目现场,与商户、游客交流,收集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乡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提交了《关于刘家坪白族乡景区亮化设施后期管理维护的建议》《关于刘家坪学校学生食堂操作间改造的建议》,“智囊团”“参谋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乡人大代表联络站依托“智慧人大”、“民呼我应”小信箱、12345热线等收集民意诉求,聚焦民生微实事,构建“群众点题、代表选题、政府解题”的全链条闭环机制,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已成为乡人大会议的必点“菜单”。2021年以来,已累计票决民生实事项目14个,总投资909.5万元。7月,围绕群众需求征集民生实事项目5项,经票决确定2项,关溪涧村农田护坎整修和双溪桥村农业产业路改造等群众烦心事得到了有效解决,真正实现了将民生实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
刘家坪白族乡人大代表联络站深入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用实际行动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架起了一座风雨同舟、一心为民的“连心桥”,共绘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壮美画卷。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