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9日,湖南省沅江县新湾镇人大代表从6名候选人中差额选举产生镇人大主席团及其常务主席,成为全国首个常设性质的乡镇人大主席团,为我国基层人大制度建设提供重要实践经验。
这一创举,不仅体现基层民主建设的积极探索,也为乡镇人大制度建设提供重要实践基础。近年来,新湾镇党委深入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以“三进三做”为抓手,始终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聚焦“三个转变”,持续激发人大工作活力,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动从“泛化指导”向“靶向引领”转变,强化政治引领
乡镇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必须超越会议部署、文件传达等表层做法,实现从原则性要求向精准化引领的转变。新湾镇党委通过系统谋划和制度创新,确保人大工作与党委中心任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明确履职重点,发挥参谋作用。镇党委将人大工作纳入整体布局,对其年度计划、重点规划、视察调研专题选定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特别突出决策咨询功能的发挥。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党委决策前坚持听取人大意见,必要时召开专题会议征集代表建议。例如,围绕益阳市“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决策部署,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专项调研,提出实施“一企一策”服务模式、“一对一”跟踪协调、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等8条优化营商环境建议。党委全部采纳并督促政府逐项落实,推动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15个问题,成功引进物流园、钢结构加工等6个优质项目,全镇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嵌入全程监督,增强治理效能。镇党委支持镇人大主席团依法行使监督权、决定权,发挥主体作用,党委书记全程参与人大活动,协调指导,推动人大履职高效。在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实施过程中,会前通过广泛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41条,经主席团会议、班子会议确定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在镇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票决通过“镇区亮化工程提质升级”和“村级道路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建设”两项2025年度镇级民生实事项目。会后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由镇政府实施,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督办,最终项目竣工验收群众满意度达100%。
党委领办建议,提升办理质效。建立代表建议分级督办机制,每年镇人大会议或主席团会议后归纳梳理代表意见建议并提交党委专题研究,重点处理建议由党委书记督办,镇长领办,其他意见建议由分管副职领导领办,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每件建议办理和“见面沟通”。今年党委书记牵头督办《关于强化辖区涉水执法检查的建议》,组织对辖区内防洪大堤、拦洪坝、非法码头及巴南湖采砂区展开不定期检查8次,共立案处罚18起,新修一线防洪大堤压浸平台1200米,显著改善辖区防洪等涉水设施与环境。
推动从“事后协调”向“全程护航”转变,强化监督保障
镇党委将人大监督纳入治理全流程,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实现事前预防、事中跟进、事后巩固的闭环管理,切实增强监督刚性与实效,推动监督工作从“程序性”向“实效性”转变。
精准监督靶心。每年初与人大共同审定监督重点,力求内容聚焦、效果务实。今年初镇人大主席团提出加强监督的一揽子内容,镇党委研究后明确建议结合省人大法治护航三年行动,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对校园食品安全、农村饮用水保障、禁燃烟花爆竹等开展专项检查。人大组织代表深入调研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1处,监督精度和实效显著提升。
夯实监督基础。建立“政府重大决策前向人大报告”制度,严格落实人大代表列席党委相关会议、参与政府项目评审等机制,保障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开展交通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时,党委统筹政府、村(社)等力量配合,提供交通执法数据、工作场地、人员支持,并协调上级专家学者为人大代表进行执法理论培训,确保监督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
延伸监督触角。创新代表加“三长”、站点加“两员”、代表加信访等工作机制,通过屋场茶话会、田间板凳会等形式,联系全镇48名片长、126名组长、323名邻长,广泛收集民意。今年来共征集意见102条,推动解决问题82个。桥北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听取群众诉求,推动建成文化体育广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龙虎山村代表通过“随手拍”反映蠡山大道标识线设计不合理影响群众出行的问题,经镇人大主席团转交并协调市交管部门后得到妥善解决。
确保监督实效。建立监督整改跟踪与问责机制,党委定期听取人大监督情况汇报,对发现问题强化整改成效跟踪问效,将整改情况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对整改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约谈问责。在总投资4.5亿元的储能电站项目建设中,镇人大主席团持续跟踪监督,提出8条改进建议,党委敦促政府落实,推动项目82天实现全容量并网,创下“沅江速度”。
推动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转变,强化履职支撑
镇党委打破传统“人大提需求、党委再回应”的被动模式,通过前置摸排、资源保障与跟进服务,系统增强人大履职支撑,实现从“等靠要”到“主动给”的转变。
人大需求前置摸排。年初主动对接人大主席团成员和人大代表进行需求摸排,建立“需求清单”动态更新。针对镇人大主席团对财政预算、国有资产、政府债务等实施审查监督的专业性需求,党委提前联系专家学者进行两天闭门专题培训,弥补代表业务短板。定期开展“人大履职需求调研”,提前梳理“调研缺数据、监督缺权限、代表缺培训”等潜在需求,避免等人大提出诉求后才被动应对。
资源供给不打折扣。严格贯彻“三专三兼三保障”要求,高标准推进代表联络站“六个一”建设,按照“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功能定位,科学规划联络站内部功能区域。在省人大常委会支持下,建设“代表联络站、展陈室、基层立法联系点、法治文化广场、便民服务大厅”的“五位一体”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党委态度明确,凡关人大联络站建设,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要钱有钱,保障供给。
履职服务提前跟进。对人大意见建议党委不等待政府反馈结果,而是主动介入跟进,定期督查落实进度,提前预判“整改不到位、推进有阻碍”等问题,协调各方及时破解。针对镇人大主席团关于柑橘产业品种单一问题的建议,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跟进服务,推动完成柑橘品改5200亩,实现销售单价翻两番,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作为全国乡镇人大主席团诞生地,镇党委将始终铭记光荣与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弘扬首创精神,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乡镇人大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为丰富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新的贡献,切实把新湾镇这张全国乡镇人大工作的重要名片擦得更亮。
(作者系沅江市新湾镇党委书记)
编辑:陶昀璐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