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重要发布>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人大视窗】沪苏浙皖协同立法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  时间: 2025-10-17   上传:杨柳

编者按:近来,全国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民之友新媒体编发这些经验做法,供参考。

图片

8月1日,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召开《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区域创新协同,是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近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长三角地区首部以协同立法形式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法律性文件,标志着该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坚持协同破题,凝聚三省一市立法合力。本次协同立法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牵头,三省一市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决定的起草与审议,并分别完成表决程序,决定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长三角地区首部聚焦科技创新协同的协同立法成果,决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法治方式保障和引领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立法过程中,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步部署、协同起草、联动审议,对条文内容逐条推敲,确保标准统一、文本一致。例如,在保持四方文本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安徽省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全程调度指导,多部门协同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研论证、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于2025年7月10日率先审议通过决定。

聚焦制度创新,多维度赋能科技创新。决定共19条,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在培育原始创新能力方面,提出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协同推进规划、建设与运行。例如,安徽省与沪苏浙合作,高水平建设国家实验室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充分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引领作用。在科技资源共享方面,三省一市依托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创新券跨省通用,面向社会开放总价值超过610亿元的科研设施设备。此外,决定还明确设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重点支持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应用基础研究。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方面,吸收浙江首创的“先使用后付费”机制,该机制已推动浙江省8000多项科技成果进入“先用后转”成果池,累计免费试用超2500次,有效降低企业“试错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同时,决定要求优化企业出题机制,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组织方式,强化创新资源跨区域配置,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凝聚区域共识,树立法治保障典范。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协同立法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是一次成功的区域法治实践。通过法治方式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举措固化为制度安排,破解制约区域科创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协同立法过程中,兼顾各省市实际情况,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起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广泛共识与行动合力。决定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也为全国其他区域推进协同发展树立典范,将有力推动长三角在建设科技强国中发挥战略支柱作用,打造国际创新网络关键枢纽和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