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衡阳市珠晖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决策部署,以“强氛围、强机制、强创新、强队伍”为抓手,凝心聚力、多措并举,不断推动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珠晖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安全生产“三法一条例两办法”执法检查。
强氛围,凝聚广泛共识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聚焦“三会三文”,全面推动贯彻落实,报请区委主要领导专题调研人大工作,提请区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三会三文”主要精神,并听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汇报,拟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实施意见,同时,组织召开乡镇(街道)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紧扣三个文件内容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充分借助区融媒体中心与“珠晖人大”微信公众号,全方位、多渠道广泛凝聚全社会对“三会三文”精神的共识,营造浓厚氛围。
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现场。
强机制,夯实制度保障
夯实监督机制。积极构建反馈、交办、督办、评价闭环监督工作机制。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机制,专门设立民生实事项目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今年拟提出民生实事项目13个;健全建议督办机制。开展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推行代表建议二次交办与跟踪督办制度,处理结果为A类的建议占比较去年提升8%;建立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季工作清单”制度。明确每季度监督重点和任务节点,规范基层人大工作;完善人大常委会机关制度。修订《区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18项。
珠晖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走访省人大代表,调研“代表哨卡制”工作开展情况。
强创新,打造特色品牌
坚持实行“月报制”。每月向区委和市人大常委会报送人大主要工作情况,全年获区委领导批示3次,其中,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全区推广;推行“代表里巷管家”。紧扣基层治理“里巷工作法”,结合珠晖社情,在街道推行代表到“小区服务站”担任“里巷管家”,链接公共资源,为广大居民解决实际需求。创新搭建代表活动组织平台。实行“三长制”(站长、组长、队长),组建“法治护安”“法治护企”“法治护绿”等专项小分队,参与专题调研、视察24次;全力打造珠晖代表实践基地。整合党建、政府、社会、代表等多方资源,将其建设成为集民主宣传、民意收集、民主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建立安全生产“一月一巡”代表哨卡制。充分发挥驻地人大代表作用,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强队伍,激活履职动能
(作者系珠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