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等待公交车的就医群众。
“以前来医院看病只能从华银生态园站下车,还要走一刻钟的路,现在公交车直达门口,方便多了!”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羊牯村村民李大爷站在公交站的“人大代表建议落实公示栏”前满是感慨。
近期,新设的雨湖区中医医院、长城乡卫生院公交站,彻底破解了这个曾因“一公里就医路”引发群众热议的民生难题,从民意接收到增设站点完工,仅历时3个月。
听民声:从“坐等上门”到“下沉问需”
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就医出行难题,长城乡人大代表联络站主动转变工作方式,将“群众议事会”搬到义乌安置区广场上、长城乡卫生院内。在“移动板凳会”、夜谈会上共收集51条建议,高频出现的“步行难”“老人就医不便”等关键词,让代表们感受到增设站点的紧迫性。
解难题: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解题”
在接收民意后,人大代表积极督办。湘潭市人大代表谢少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长城乡卫生院日均接诊量为200至300人次,但卫生院周边200米内竟无公交站点。更令人揪心的是,雨湖区人大代表、长城乡卫生院副院长周水明统计后发现,就诊患者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71.7%,其中行动不便者超30%,就医路成了“生命线”的梗阻。公交公司担心线路调整影响运营,医院担忧急救通道被占……长城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国家机关负责人进站点接待活动,牵头召开四方协商会,经过多轮磋商,最终形成站点错位设计及临时停靠方案。
督成效:从“单兵作战”到“兵团攻坚”
为保证这一难题高效推进,长城乡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采用“1+3+N”责任制,由1名代表领衔、3个部门联动、N个群众监督,成功化解施工占道、资金缺口等12个矛盾点,实现社情民意常态化收集、规范化处置。
跟反馈:从“办结即止”到“长效追踪”
长城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启用3个月后,开展“四查四看”跟踪问效,同步建立评估机制。同时,举一反三形成“发现、解决、预防”闭环工作机制,根据收集的群众意见,全乡新增夜间照明、无障碍通道等6处便民设施。
长城乡人大主席张勇表示,当代表联络站从“物理空间”变为“治理枢纽”,当群众的“吐槽声”转化为“点赞声”,全过程人民民主便在基层扎下了根。据悉,2021年,长城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站以来,构建立体化民意收集网络,采用24小时线上平台,每周一、每月15日开展定点接待,累计接待群众500余人次、推动解决民生难题227件,为湘潭市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写下鲜活注脚。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