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18日至19日,全省人大系统“开春第一班”——湖南省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班在长沙举办。学习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对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贯彻落实,把根本政治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省人大融媒体开设“贯彻‘三会三文’精神推动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专栏,深入宣传报道全省人大系统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的思路、举措、成效,供参考。
全省基层人大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基层人大处于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是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是基层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会议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2025年是大抓落实的一年,冷水江市禾青镇人大将聚焦贯彻“三会三文”精神,继续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用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度,切实做到“让民声反映民生,让民生落地有声”。
全面打造联络站,以“星级”促“升级”
禾青镇人大遵循“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原则,不断完善代表联络站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对标对表五星级站点的工作要求,由镇人大主席任站长,两名副主席任副站长,人大秘书任联络员,年初对四级人大代表进站做好安排,并在公示栏张榜公布,方便群众有的放矢,进站反映问题。同时,不断建立健全代表履职学习、接待群众、收集意见建议、交办反馈等各项工作制度,推动代表联络站服务水平不断升级,2023年底,禾青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被评为冷水江市首批五星级服务站。
票决民生实事,以“民声”定“民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禾青镇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利用联络站平台,把话筒交给群众,仔细倾听各方民声,广泛收集各路民意,把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最现实以及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事项进行收集、整理,然后提交党政会议研究,从中筛选出三件作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在来年的镇人大会议上进行票决,让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成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抓手,人大代表成为审议、确定项目的最终决策者。2022年以来,全镇共票决实施6个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职务代表进站,变“借力”为“有力”
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以普通人大代表身份进代表联络站履职,不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与广大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并牢记于心。2023年和2024年,禾青镇充分利用娄底和冷水江两级职务代表进站的契机,有力推动解决了人民群众期盼已久、但镇财政暂未有能力解决的大乘山防火通道修建、球溪河两岸农田灌溉设施修建、硐上灌区左右干渠修复、湍江村刘李片区自来水安装等四件重大民生实事,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强力跟踪问效,让“实事”变“实施”
收集社情民意,票决民生实事,决不能虎头蛇尾,禾青镇人大矢志不移发挥监督职能,力促“实事”变“实施”、“民意”变“满意”。一是“看”。镇人大主席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市镇人大代表到票决出来的民生实事现场视察,当好 “啄木鸟”,增强监督针对性。二是“问”。针对问题询问责任部门,询问施工单位,不当旁听者,增强监督力度。三是“报”。人大代表及时将查到的有关民生实事问题报送到镇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既不让问题“原地封存”,也不让问题“到处旅游”,提升监管成效。四是“跟”。跟踪问题整改情况,做到问题不解决、项目不完工不放手,切实提高监督质效。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应有之义。从一开始接待群众,收集民意,到汇集民智,再到推动问题解决和反馈结果,既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代表联络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重要阵地,又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展示了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风采,必将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作者系冷水江市禾青镇人大主席)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