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衡阳市委会副主委(兼)、南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王震。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是激发教师活力、动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关系到教师的个人收入、专业成长、职业获得感等,不仅教师们关心,人大代表也非常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衡阳市委会副主委(兼)、南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王震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提出关于放宽省属地方高校职称评审权限的建议。
职称制度作为人事制度中的一种激励机制,希望通过职称评审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为什么这样一种激励制度却成了地方高校某些教师的心头“痛”呢?
“地方高校资源有限,名额有限,无法满足更多教师的职称晋升需求,这不仅制约了地方高校教师的个人发展,也影响了地方高校整体的学术氛围和教学水平。”王震认为,只有着眼于破除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不合理的用人观,摒弃简单化、数量化的评价方式,引导高校建立以品德、能力、过程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有效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王震建议,讲师及以下职称全部下放高校,由高校自主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教育厅备案。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制定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评审标准,使得评审更加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同时,高校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评估机制,确保评审标准的质量和一致性,确保评审制度的有效运行,并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支持、优化评聘制度等方式,增加副教授及教授名额,降低编制的限制,提高高校在副教授职称评聘过程中的自主权。”王震表示,这能够大大缓解地方高校副教授评聘名额少的问题,为地方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编辑:周 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