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长沙市人社局近日确定并发布90家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名单,其中有31家培训机构申报了养老护理员培训,而连续多年被人社部列为“最缺工”前十的保洁员培训机构却仅有1家。这一悬殊的数据背后,是政策导向的倾斜,还是市场需求的误判?在物业管理、环卫与公共保洁等领域,持证上岗率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但长沙的保洁员培训体系却近乎“空白”。面对这一矛盾,我们不禁要追问:为何“最缺工”职业反而最缺培训资源?
数据对比:养老护理“热”与保洁培训“冷”
根据《长沙市2025—2026年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拟入围名单》,养老护理员培训机构多达31家,覆盖初、中、高全等级;而仅有湖南省金领玮业职业培训学校一家提供保洁员培训。这一现象与全国“最缺工”职业榜单形成鲜明反差——保洁员常年位列前十,市场需求旺盛,但培训资源却严重匮乏。
矛盾主要凸显在以下几点:政策支持差异:养老护理员被明确纳入湖南省“急需紧缺人才”重点工种,享受高额补贴;保洁员未列入重点目录,补贴力度低。而事实上,保洁员就业吸纳能力与急需紧缺性和养老护理员一样的强烈。市场认知偏差:社会普遍认为保洁是“低技能、高流动”岗位,忽视其专业化需求。而事实上,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提高,保洁员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掌握各类保洁工具和设备、环保清洁剂的使用方法,为家庭和办公室、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进行室内保洁、地毯、窗帘、沙发等软装保洁,为室外的地面、墙面、绿化进行保洁,并进行垃圾处理及分类。企业参与不足:多数物业、清洁、环卫、家政公司依赖“零工模式”,缺乏长期培训投入意愿。
为何保洁员培训必须破局?
保洁员是最适合大龄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应加强保洁员培训支持力度,促进大龄农民工就业增收。大龄农民工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更大。湖南省有1800万农民工,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8.2%,41岁及以上农民工占比更高,为51.8%,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7.3%。在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况,大龄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更大。保洁员从业者以大龄劳动者为主。长沙市某清洁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保洁员85%以上都是50岁以上的大龄劳动者,其中60岁以上男士、55岁以上女士共占43%。
当前,持证上岗已成行业“硬门槛”。招投标加分项。长沙市某物业公司负责人透露:“在政府或大型企业招标中,保洁员持证率占比评分的10%~15%,直接影响中标结果。”服务标准化需求。现代保洁已从“扫帚+抹布”升级为环境消杀、设备操作等综合技能,持证人员可大幅降低企业用工风险。
职业缺口背后存在社会风险。供需失衡加剧。金领玮业负责人透露,全省环卫清扫工近13万人,家庭保洁、物业保洁近30万人,而这40多万名保洁人员中持有保洁员证书的不到2000人,仅占从业者的千分之四点六,且企业需求缺口达40%。低质服务隐患。2021年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因保洁公司及保洁员的工作失误,导致新冠疫情暴发的案例让世人痛心,而无证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安全事故频发,也让企业维权成本高昂。
无证上岗使保洁员的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职业发展断层。多数保洁员因缺乏技能认证,长期被困在低薪、临时岗位,加剧行业流动性。社保覆盖率低。未持证劳动者难以纳入正规用工体系,社保缺失问题突出。
破局之道:多方联动推动行业升级
为此,建议职能部门方面,要调整政策优先级。将保洁员纳入湖南省“急需紧缺人才”重点目录,鼓励培训机构推动保洁员培训、评价。优化补贴机制。按培训后就业稳定性阶梯式提高补贴,鼓励机构长期投入。搭建就业平台。联合企业建立“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实时匹配用工需求。
培训机构方面,要开发定制化课程。与物业、清洁、家政企业合作设计标准化培训体系(如清洁设备操作、垃圾分类管理等)。降低准入门槛。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操”混合模式,吸引小微机构参与。
用人单位方面,要强化持证考核。将持证率纳入内部KPI,优先录用持证人员并给予薪资倾斜。参与培训共建。与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委培协议,降低招聘成本。
从“无人问津”到“不可或缺”,保洁员需要一场职业革命。当养老护理员培训如火如荼时,保洁员的“技能荒”却仍在持续。这不仅是资源分配的失衡,更是对劳动者价值认知的偏差。一个行业的规范化,始于对每一个岗位的尊重。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