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18日至19日,全省人大系统“开春第一班”——湖南省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班在长沙举办。学习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对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贯彻落实,把根本政治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省人大融媒体开设“贯彻‘三会三文’精神推动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专栏,深入宣传报道全省人大系统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的思路、举措、成效,供参考。
衡山县东湖镇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县人大常委会精心指导下,立足主责主业,守正创新,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聚焦“三个维度”抓学习贯彻
政治对标有高度。建立“主席团领学、代表小组研学、代表履职践学”机制,近年来,组织县镇代表专题学习4次,创新“田间课堂”“车间讲堂”等场景化学习2次,覆盖代表及群众300余人次。特别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将东湖镇杉木桥村竹木加工厂设立为镇人大代表实践教学基地。
部分代表在东湖镇杉木桥村竹木加工厂进行实践教学。
场景教学有深度。在团山村百亩油菜基地开设“田间课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重要论述开展沉浸式教学;依托元笙电子、福升建材等企业项目打造“车间课堂”,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研讨产业升级路径。
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代表视察石潭村高标准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服务大局有精度。建立“代表项目认领制”,安排代表助力参与所在村社区的相关项目建设,在代表的积极对接下,拟引进现代农业项目2个,预计总投资达1000万元,推动相关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10%以上;创新“代表+乡贤”协同机制,在石潭村引进茶油压榨乡村车间,同时积极帮忙打开销路,2024年在原茶油压榨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增设了一条菜油榨油生产线。
代表招引东湖籍在外企业家考察东湖新城商贸综合体建设规划。
构建“三位一体”履职新模式
专业化小组运作。结合梳理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按“专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将“三会三文”要求细化为“履职清单”,将代表组建编入产业振兴、生态保护、基层治理、惠农民生4个专业代表小组,构建“季度专题调研、月度问题会商、即时响应处置”机制。在东湖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其中产业振兴小组促成天和服饰制衣厂等几个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地,新增带动就业岗位50余个;生态保护小组开展专项监督26次,参与配合做好自保区生态环保复绿工作,对自保区内违建和非法盗采行为进行打击处理,2024年共拆除5栋违规建筑,配合自然资源部门依法立案查处非法盗采案件1件,整改环保问题24件;基层治理小组积极参与镇村矛盾协调,2024年以来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4件,调解成功81件,调解成功率96.4%;惠农民生小组参与社保、老龄、政务服务、拥军优抚等工作,2024年督促政府对140人次困难群体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4万元等。
项目化清单管理。制定《专业小组履职项目清单》,建立“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问效”闭环机制。2024年以来收集建议8条,推动建设天柱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废旧杆线清理、四东线燃气铺设和自来水管道改线等4个重大民生问题加快解决。
东湖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调研天柱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
数字化平台赋能。进一步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建设,积极推广运用“智慧人大”信息化平台,建立代表微信联系群,多渠道让代表建言献策,实现建议办理可视化,提升代表履职广度和深度。自运行以来,代表建议办结率达95%,满意率提升至90%。
实践“三项机制”促质效
双联双促机制。推行主席团成员联系专业小组、代表联系产业项目制度,建立“周联系、月调度、季评估”机制,今年已开展专项督查2次,推动解决企业用工、项目用地等实际问题4个。
积分考评机制。制定《专业小组履职积分管理办法》,设置“履职基础分+创新加分+群众评价分”指标体系,得分结果作为年末表扬重要依据。
成果转化机制。建立代表建议与镇政府重点工作衔接机制,将8条专业小组建议纳入镇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考虑范围。其中四东线随路铺设燃气管道和四东线自来水管道改线建议已得到县政府领导肯定批示。
东湖镇人大将以“三会三文”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专业小组建设,重点在产业项目代表联络站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监督等领域创新突破,奋力书写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东湖答卷”。(来源:东湖镇人大主席团)
编辑:周 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