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智库>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把牢代表工作“基本盘”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郑永湘  时间: 2025-01-21   上传:杨柳

近年来,邵阳市双清区人大常委会立足区情实际,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丰富代表履职形式,完善代表工作机制,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切实把牢人大工作“基本盘”,以高质量代表工作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规范代表联络站建设,搭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平台

坚持强化代表联络站功能,健全代表联络站工作机制,把代表联络站建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和载体。一是坚持制度建站。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双清区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为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提档升级提供了指导。目前,全区按照“九有”标准建设代表联络站28个,其中乡镇(街道)12个、村(社区)16个,实现四级人大代表进站全覆盖。二是坚持示范建站。全区建立4个区级代表联络站示范站,其中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各2个,莲荷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被市人大常委会授予全市第一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通过示范带动,全面实现了代表联络站的提质升级。三是坚持特色建站。为方便群众进站,按照“下楼出院”“临街临路”的原则,28个联络站中有20个建在人口密集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探索行业建站,滨江街道在中南制药、兴隆街道在湘桂黔建材城、渡头桥镇在天宇农业分别建立代表联络站,为企业发展凝聚代表力量。依托这些特色实践基地,让代表履职和群众联系代表更加方便。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础

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丰富履职活动,激发代表活力,厚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群众基础。一是持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促进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是关键。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履职培训班、专题学习研讨班、代表履职交流和法制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在两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区、乡两级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为代表尽快进入履职状态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编发了《代表履职手册》,该书不仅有人大工作方面的理论论述、法律摘录、省市文件,还有大量履职知识问答,成为代表们正确履职的“工具书”。二是持续开展代表活动。坚持以开展“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全区四级代表积极参与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提效、营商环境优化、民生福祉改善。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安全生产“三法一条例两办法”执法检查,持续紧盯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工作,依法开展安全监督,提出12条建议全部整改到位。积极发挥代表人脉资源丰富、联系范围广泛的优势,推动代表争当招商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促进全区新增市场主体36个。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聚焦群众关切,深化代表“联系群众办实事”、参与创文“四个一”等活动,2024年,共办理民生实事39件,帮助解决资金120万元。坚持在助推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开展人大监督和服务,以解“忧”促更“优”,全力护航营商环境向优向好。2024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法、检“两院”进经开区入园走访,上门服务,能动司法,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源共治”行动,为企业解决矛盾纠纷23个。三是持续深化“双联”工作。不断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看得见、摸得着、真管用。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双联”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对接联系3至5名基层人大代表,27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共联系192名代表,实现了常委会联系基层代表全覆盖,2024年,全区各级代表联系选民1200余次,开展调研360人次,切实为民排忧解难25件。同时,持续推广“双亮双联”和“六个一”工作法,要求各级代表亮出身份、践行为民服务承诺,密切联系选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心连心。鼓励每名代表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参加一次视察活动、接待一次选民、领办一件惠民实事、届内向原选举单位或选民进行一次述职,有效发挥了代表的主体作用。

创新代表活动方式,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品牌

立足人大职能,把人大工作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活动品牌。一是推进数字赋能履职。376名区乡两级人大代表通过智慧人大平台入驻网上联络站,代表平时通过手机登录平台随时随地履职,利用“代表随手拍”“线上回复”等功能,形成“站内站外、线上线下”的代表联络机制。今年,共收集线上问题26个,办结18个,让选民联系代表、反映问题更便捷。二是创新活动形式。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创新“代表联络站+”模式,开辟全过程人民民主新路径。创新“人大代表联络站+服务窗口”模式,在群众服务中心设立人大代表服务窗口,进站人大代表编组值班,每半个月轮流接待选民。创新“代表联络站+主题活动”模式,坚持每季度或半年深入村(社区)开展一次的主题活动,让代表进村(社区)。如火车站乡莲荷村代表联络站开展“莲荷夜话”民情恳谈,两年多来,通过上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建设美丽示范院落2个,除险加固重点山塘水库2个,修建村组道路3公里。东风路街道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到宝东社区开展“为创文添动力,为群众解难题”主题活动,推动将供销社院落纳入了全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善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居民实现自治管理。创新“代表联络站+基层治理”模式,助力市域治理现代化,如滨江街道引领代表参与基层治理“五员”工作,带动人大代表和片组邻“三长”,通过入户走访、召开院落“板凳会”等途径,解决了长塘社区19组集体综合楼征拆款长达8年没有分配到位的问题。三是探索履职积分管理。建立健全对代表的系列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代表履职量化考核体系,对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情况、服务社会及争先创优情况进行积分管理,为每位代表建立履职档案,履职积分情况作为代表评先评优、换届连任推荐的重要参考,有力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