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庆祝全国人大和湖南省人大成立70周年报道
庆祝全国人大和湖南省人大成立70周年报道

【话题热力榜】厅长通道,展现高质量发展的风采与自信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湖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作者:蒋海洋  时间: 2025-01-14   上传:杨柳

图片

1月14日上午,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一场“厅长通道”集体采访活动,湖南省科技厅厅长朱皖、湖南省工信厅厅长王卫安、省财政厅厅长陈博彰、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刘扬走上通道,围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业经济增长“第二曲线”、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零基预算改革、金芙蓉基金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及保障平安春运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传递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保障民生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展现了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风采与自信。

朱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湖南高校成果在湘转化率首超50%

图片

“我们以‘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全省科技创新呈现新气象。”在“厅长通道”上,湖南省科技厅厅长朱皖介绍。

投入产出再上台阶。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280亿元,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规模突破210个亿,带动发放各类科技贷款超60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800亿,增长超过20%;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75万家。

创新平台增量提质。“1+2”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35家,总数和在全国占比实现了“双提升”;新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总数居全国第2;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新增研发机构1178家。

科研攻关成果丰硕。全省“十大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江海号”最大直径盾构机打通长江最长公路隧道;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亩产突破500公斤;湖南率先推出的视频超算、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文物高精度高速采集技术等成果,有效赋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新的一年,将加力推进“五大标志性工程”,全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贡献更多力量。

“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成果转化,我省有校领导获得了股权激励,有一大批科研人员拿到了股权或现金,有百余名教师获评了副高以上职称,极大激活了创新动能。”朱皖介绍,2024年,全省高校登记技术合同超万项、同比增长48%,成交额达57个亿、同比增长56%。特别是,我省高校成果在湘转化率首次超过50%。

谈及新年规划,朱皖透露,“下一步,我们将从三端发力,进一步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从供给端发力,健全成果转化导向的评价机制;从需求端发力,加大研发奖补受众面,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应享尽享,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从转化端发力,建好用好技术成果进场交易平台,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让渠道更顺畅。

王卫安:构建湖南工业经济增长“第二曲线”

图片

“我们将加快推动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加速构建湖南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在“厅长通道”上,湖南省工信厅厅长王卫安表示。

去年湖南工业发展最亮眼的成绩,可以用“一大两强”来概括。一是贡献大,规工增加值增速为7.3%,高于目标0.3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左右。二是产业强,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产业集群成为湖南第五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被工信部选为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三个样本之一,新增7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三是企业强,新增百亿企业11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家、国家“小巨人”企业64家。

2025年,省工信厅将从4个方面重点发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在未来产业方面,将找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等与湖南契合的细分领域,构建应用场景。

在新兴产业方面,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渗透率,力争产量突破120万辆。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壮大以音视频、人工智能、自主安全计算等为代表的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力争迈上万亿新台阶。

在优势产业方面,将推动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安全应急装备等领域拓展,向再制造、后服务和海外市场延伸。

在传统产业方面,将推动湘绣、湘瓷、湘酒、湘茶等进一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围绕生猪、柑橘、黄桃等开展精深加工,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此外,全省工信系统将加力培育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引领力和支撑力;高规格举办2025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完善有“一带一部”特色的产业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利益共享机制。

作为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如何为广大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王卫安介绍,工信部门将更好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的作用。“我们将着力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发展生态,让广大中小企业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征程中也能‘办大事、办成事’。”

在政策方面,为充分发挥省级层面15亿元贴息资金的杠杆作用,将探索将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固资申报门槛降至200万元。

在融资方面,将重点推进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与更多银行合作推广“工信E贷”模式,惠及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创新方面,将持续开展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转型升级的相互促进。

在转型方面,将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支持建设一批有行业代表性的智能工位、智能产线,推广应用一批“小快轻准”的转型方案。

陈博彰:把零基预算改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头号工程”

图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动实现省市县和各类资金全覆盖。财政在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方面有什么举措?

“湖南财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零基预算改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头号工程’,全力抓落实。”省财政厅厅长陈博彰在“厅长通道”回应了社会关切。

陈博彰介绍,湖南财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零基预算改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头号工程”,全力抓落实。主要思路可以概括为“3345”:坚持“三个原则”,即“以零为基”“以事定钱”“以效促用”;打破“三个基数”,即打破政府预算、部门预算、转移支付基数;加强“四个统筹”,即加强专项资金、跨层级资金、跨部门资金、单位资金统筹;实施“五大攻坚”,涵盖产业、高校、科研、信息化和资产管理。同时,加大财审联动力度,构建管理闭环。

目前,我省零基预算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省级专项从42项整合为33项,压减21%,省本级收回167亿元,腾出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发展和改善民生。2025年,省财政支持“三个高地”建设的资金将增长71%,一批民生实事将提标或扩围。

“湖南金芙蓉基金正在加速起步起势,我们诚挚欢迎全国、全球广大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湖南、共创未来。”陈博彰发出邀约。

“组建金芙蓉基金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陈博彰介绍,“去年以来,省财政加快金芙蓉基金组建,初步构建了‘1+5+N’的基金架构。其中‘1’指总基金,即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5’指五大母基金,即产业引导、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和其他等五类基金;‘N’指设立多支子基金,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由省级财政出资240亿元,形成规模超千亿的金芙蓉基金。”

目前,金芙蓉基金已批准设立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等6支子基金,其中已注册落地3支。陈博彰重点介绍了大学生创业投资子基金:“这支基金规模超5亿元,通过激励让利、损失核销、项目孵化、综合服务等灵活机制,最大限度鼓励大学生来湘创业。1月5日,湖南卫视推出了大学生创业节目“夺金2025”,选出的学生可获得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支持。

陈博彰表示,围绕金芙蓉基金,省财政未来将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子基金管理。抓紧研究制定2025年子基金计划,全力推进马栏山文化、现代石化、先进制造业、中非经贸合作等子基金设立,加快子基金项目投资,充分发挥基金投资效益。

加强激励约束。注重充分放权,尊重市场规律,合理设置容亏率,如科技创新类容亏率最高可达50%;注重风险防范,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

加强协同联动。向上,对接国家级基金和央企,把更多基金资源导入湖南;向下,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探索省市共设特色产业基金,共建基金生态。

刘扬:湖南物流成本“十年连降”, 组建工作专班保春运

图片

在“厅长通道”上,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刘扬介绍了今年春运的新亮点、新举措,以及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围绕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物流网络方向即将开展的工作。

刘扬介绍,目前湖南省高速公路成网、高铁成环、水运成势、枢纽成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推动物流成本实现“十年连降”,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预计同比可节约物流成本120多亿元。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又部署“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物流网络”。刘扬表示,2025年,将从4个方面入手,落实好相关工作部署。

优化运输结构降成本。实施“一湖四水”港航提升工程,加速畅通湘江、沅水“十”字水运大通道,完善港口布局,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通过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

发展多式联运降成本。在长株潭、衡阳、怀化等城市大力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间的信息共享、规则衔接,推广“一箱到底”、“一单到底”服务模式,压减运输中转环节物流成本。

扩容补网降成本。实施高速公路主通道扩容工程,按不低于 8 车道标准,扩容改造南北向主动脉京港澳和东西向主动脉沪昆高速公路湖南段。推动“高质量县县通高速”,让人员流动更便捷、货物运输更高效,通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科技赋能降成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等新技术赋能,加快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进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物流园建设,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

又是一年春运时,作为交通运输部门岁末年初工作的“重头戏”,今年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有哪些新亮点、新举措?

“我们多部门组建了春运工作专班,压实责任,密切协同,确保实现‘平安、便捷、温馨’的春运总目标。”刘扬承诺。

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共40天。据预测,全省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5亿人次,同比增长9%,创历史新高,并且80%以上为自驾车出行。

刘扬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全省交通部门将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实现春运总目标全面排查隐患,预置应急力量,强化“一路多方”机制,确保实现平安春运;2024年我省新通车了8条、668公里高速公路,特别是随着益阳到常德扩容工程、醴陵到娄底扩容工程(娄湘段)的通车,往返湘西北、湘中地区的群众出行更顺畅,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对路网运行进行预测预判预警,确保实现便捷春运;优质保障服务区加油、用餐、停车、充电、如厕等服务,确保充电设施正常运行,提供充电桩“随手查”服务,及时了解出行沿线充电桩使用状况,并加密布设应急移动充电车,开展高速公路阳光救援,确保实现温馨春运。

春运是中国人回家团聚的幸福旅途。“我们相信,在这幸福旅途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刘扬说。

二审:刘青霞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