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报道
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报道

邓旭东:唤醒与重塑的力量,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源泉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湖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美华  时间: 2025-01-15   上传:杨柳

图片

1月14日,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党总支部委员邓旭东认真听取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看到清溪村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经验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感振奋和自豪。这是对我们探索文化振兴之路的最大肯定。”90后省人大代表邓旭东来自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乡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1月14日,聆听了省人民政府省长毛伟明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他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青年返乡,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60多年前,作家周立波以家乡清溪村为原型,创作出小说《山乡巨变》,清溪村因此被誉为“山乡巨变第一村”“中国文学第一村”。

读着《山乡巨变》长大的邓旭东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热爱。2019年,邓旭东放弃在深圳高薪工作,带着振兴家乡的梦想回到了清溪村,开启了创业之路。他先后投入超过300万元,流转部分山林,建立了60亩的“禾场上”家庭生态农场,打造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链。在创业的同时,他进入清溪村委工作,成为村党总支部委员,业余时间还通过拍摄视频来宣传家乡的美景和文化。

依托立波先生留下的丰富文化资源,清溪村深度参与中国作协助力乡村发展的“文化赋能”实践。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的建成和21家特色书屋的设立,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更培育出了独特的文旅产业。如今的清溪村,民谣清吧、特色茶馆、乡村民宿蓬勃发展,带动了村民就地创业增收,也吸引了众多像邓旭东一样的青年返乡投身乡村建设。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去参观学习,让外界更深入地了解清溪村的文化魅力。

“从文学作品中吸收灵感,在唤醒和重塑中,我们找到了乡村发展的方向。”邓旭东说,青年们不再只把目光局限于城市的繁华喧嚣,纷纷回归这片充满诗意与潜力的土地。带着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和满腔的热情,以自己的方式,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文化传承,点亮乡村振兴璀璨星光

“我和小伙伴通过走访村里的老人,把立波先生笔下那只毛色花白的洋鸭,做成了卤味‘清溪梅子鸭’,前期请游客试吃和新媒体推广,现在每个月收入也能稳定在6000块钱左右,复购率特别高。”邓旭东告诉记者,他们今年的计划就是扩产增销和申请专利。他还在探索更多的“清溪味道”的食物,让产品目录不断壮大,让更多人爱上清溪美食。

“受立波先生的影响,我们把书里‘禾场上’的场景搬到了现实中,林上山茶果、林下跑地鸡,把生态循环作为产业特色,还能兼顾研学观光,销路也一直稳中有进,一年能带来20多万的收入。”邓旭东说,为了能将“养鸡事业”发扬光大,他又联合了周边几个同龄人,盘算把自留山利用起来,在“禾场上”养“飞鸡”,如今生态循环模式的基础已搭好,今年开春就可以投放鸡苗,随着产量的增加,下一步的方向就是把销售渠道交给村集体,农户只需负责管理好生产,提升种养技术,这样既能帮村集体增收,又能节约不少精力。

“我们将继续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质,同时加强与周边乡村的协作,打造区域文化旅游圈,实现优势互补。”邓旭东说,希望省政府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能给予更多支持,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履职建言,彰显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

“人大代表肩负为民代言的使命担当。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多为基层群众发声,多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建言,彰显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对于代表履职,邓旭东有自己的理解。

来自基层,关注基层。在履职中,邓旭东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结合基层实际,紧贴民情民意,积极为民鼓与呼。

这次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邓旭东就推动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建议。“我去了一些油茶基地,走访了不少种植户,发现油茶产业发展还存在技术指导跟不上、种苗市场混乱等不少难题。”邓旭东说,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他提出完善种植技术、规范种苗市场、健全茶油质量标准等建议,助力油茶产业持续向好发展。邓旭东还就城乡居民医保筹资难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希望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医保带来的实惠。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