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山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推进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不断规范代表联络站标准化建设体系,完善和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形式内容,着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聚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
“站”在身边,倾听民声
“现在,乡亲们赶个场就可以把事情说清楚了。”8月8日,龙山县里耶镇人大主席王青山站在该镇最繁华的长沙路代表联络站门前,笑眯眯地介绍,里耶是龙山县的“南大门”,也是发展文旅和柑橘产业的重点镇,基层治理难点多、群众诉求较多,自从组织全县四级人大代表“赶场日”主动进站接待群众之后,“站”在群众身边,听取意见、收集社情民意,真正激发代表履职与群众建议的双向活力,使得里耶镇景区规范管理、街道提质改造、交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迎刃而解,广大群众关于地界纠纷、饮水困难、生产诉求等一系列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龙山县人大代表陈瑛花在市民之家代表联络站接待室接待群众。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龙山县人大常委会围绕“零距离履职”目标,积极探索打造“站室窗一体化”联系机制,在全县范围内设立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21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324个,在21个乡镇(街道)政务(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人大代表接待窗口,“赶场日”主动进站接待群众,不断完善和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形式内容,让人大代表“履职触角”全覆盖式地深植于基层和群众身边。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通过“站室窗一体化”联络站,共接待群众3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88条,解决实际问题892个,其中包括涉及乡村道路新修和提质改造、水利灌溉设施修缮和建设、电力通讯提质等意见建议860余条。
“走”在前沿,倾心民需
“在县市民之家驻站,接待的基本都是有急事办理或是有实际困难的群众。”龙山县人大代表陈瑛花进站履职后感受颇深,在群众办事高频场景履职,更能感受群众的期盼,也更能激发代表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对群众的“应答”需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必须要从‘被动听意见’转变为‘主动解难题’。”
2024年6月,龙山县人大创新设立县市民之家(政务服务中心)代表联络站,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延伸到职能部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陪同群众办一件事,体验办事流程;调研一个办事项目,提出优化建议;进行一次政策宣讲,解答群众疑惑。”该代表联络站运行伊始,扎实开展“三个一活动”,让代表零距离直面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提速民意转化功能。仅仅半年,该联络站累计接待群众4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87条,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路灯照明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州人大代表向宝凤在市民之家代表联络站窗口接待群众。
“有事找人大代表,管用还快!”今年年初,龙山县城居民彭女士的妹妹在外地工作,因未与家人沟通,导致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重复缴纳,她找到县市民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轮值代表第一时间就协调医保和税务服务窗口,现场就将退缴事项妥善办结。这也是该联络站与部门联动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点滴。以联络站作为枢纽,串联政务服务、政策监督与民生诉求响应,住站代表发挥不可或缺的“枢纽作用”,构建起人大代表与群众、政府部门间的直接对话通道。2024年以来,该联络站接受教育、就业、医保、住建等方面政策咨询750余人次;现场服务和协调部门联席为群众办理实事260余件,真正实现“诉求进流程、问题有结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人大代表驻站履职,对政务服务水平和效能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龙山县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住站代表通过诉求收集、现场协商、现场督办和跟踪问效,全程参与群众诉求解决过程,激活代表和政府部门双向互促的治理效能,有力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治理”的转型。
“干”在实处,倾力民富
金秋七月,地处“湘西之巅”的“金叶之乡”龙山县大安乡,凉风习习,鸟语蝉鸣。该乡翻身村绵延数千亩绿中透黄的烟叶向远方摇曳铺展,透过云层洒下片片的阳光,映照着田间烟农们脸上的喜悦。
谈及村里烤烟产业的落户和村里发展变化,村民口中总是离不开一个人——龙山县大安乡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大安乡翻身村党支部书记聂波。他针对村里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等情况,决定带领村里发展烤烟产业开启“翻身”之路,扎根田间地头,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多方跑项目、争资金、求技术,争取各方支持,解决基础实施建设、病害防治、土壤改良的难题,让翻身村一跃成为全州烤烟强村,全村烤烟种植面积发展至3250亩,年创收可达160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达49.8万元。
聂波与烟站站长指导机器设备运行。
这是龙山县人大代表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引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龙山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县域烤烟、百合、柑橘、文旅等特色产业链建设,坚持将履职平台建设与服务发展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将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聚集在产业链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实际效果体现在产业链上。
石牌镇是“龙山百合”主产区之一,产业发展颇具规模,但因加工企业、专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分散发展,导致产业链升级遇到了瓶颈。该镇县人大代表田鹏提出关于建设现代化标准百合产业园的建议,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委员会、专业代表和邀请百合种植、加工、销售领域的技术专家开展深入调研,走访全镇40家百合加工企业、专业种植合作社55家、家庭农场25家、百合大户369户,从专业角度出谋划策,引导相关企业整合资源打造高标准产业园。今年,该镇建成占地30余亩的“湘北一品百合产业园”,集百合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年加工鲜百合能力高达9000余吨,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多个省份。
“搭建平台、提供保障,让产业专班工作与专业代表监督互促互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王青山介绍,里耶镇围绕文旅和柑橘产业发展重点,组织专业人大代表队伍将联络站延伸至村、产业园区,与政府产业工作专班“无缝对接”。通过走访调研、实时监督,及时梳理种植管培、景区规范管理、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强化产业链协同提质、加强创新驱动等建议,为地方特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目前,总投资1.1亿元的龙山县里耶柑橘洗选中心已投产,年分拣洗选柑橘2万至3万吨、贮藏0.5万吨,年产塑料果筐150万个。八面山“云上方舟露营”项目成为夏日经济的爆点,成为众多游客夏日之旅的打卡点。
吸纳民意、汇集民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龙山3131平方公里大地上闪耀着幸福奋进的光辉:洗车镇三个堡村,按照“村庄怎么建,村民说了算”的原则,建成远近闻名地基层自治示范村;农车镇以“四优四好”为目标,重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打造汝池河亲水露营基地,成为龙山夏季乡村旅游的爆款;茨岩塘镇开展“三级代表护红心”活动,县委书记督办《关于完善茨岩塘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目前红色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完工,红色研学基地对外开放,新增为“湖南省党性教育基地”。大安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正积极推进建设首个村级“人民公园”。
点滴民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履职的‘法定阵地’,也是加强代表与群众密切联系、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平台。”龙山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探索创新代表联络站工作,以更高标准夯实代表履职基础,以更实举措释放民生服务能效,不断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