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公共财政管理中,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如同指引方向的“探照灯”,照亮财政资金流向的每一个角落。安仁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创新人机协同模式,为这项工作注入活力,助力公共财政管理提质增效。
安仁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调研财政预算绩效、国资管理及审计问题整改情况。
创新平台建设,筑牢人机协同根基
安仁县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审查监督服务中心现有2名专业人员。作为预算联网监督的“作战室”,工作人员肩负着平台数据采集分析、统计汇总等职责,为人大监督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从繁杂数据中梳理关键信息,为平台高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围绕政府预算、政府债务、预算绩效、国有资产、审计整改五大领域,推动平台实现“量身定制”式优化。
在预算编制上“动真格”,推动零基预算改革。要求财政部门从政策文件中提炼量化指标作为补充预警点。如依据郴州市“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工资总额1.5%”的规定,平台发现安仁县2025年该项预算不足后,及时向教育部门发督办函,工作人员借助平台跟进处理,有效提升预算编制的规范性。
在债务监管中“绷紧弦”,共同筑牢债务风险防火墙。督促财政部门将债务发行时间、金额、期限、利率等核心信息录入系统,形成明白账,实现债务全程可监督。通过线下比对实际收益,精准评判债券项目绩效,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在预算绩效方面“严把关”,设预算执行进度预警线。2024年平台发现部分单位专项资金跑冒滴漏、与绩效目标脱节,2025年预算审核时,工作人员依据平台反馈,果断压减8个项目、655万元预算,推动预算管理转向“花出效果才算数”。今年针对市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支出等落后序时进度30%的情况,平台下督办函后,相关单位迅速整改,保障了资金效益。
在国资监管领域“不松手”,系统实时监控国有资产变动。曾经,系统发现个别国企在台账中“失踪”,工作人员顺藤摸瓜,跟踪查明是未经规范程序变更所有权,导致数千万元国资“溜号”。目前正在全力纠错,守住国资家底子。
在审计整改环节“出实招”,创新推出星级管理模式。系统实时更新整改进度,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每年自动加一颗“红星”并标红警示,形成直观的“进度表”。这一创新手段既给责任单位上紧发条,又为人大跟踪监督提供了清晰指引,有效提高了审计整改率。县人大常委会借助平台的可视化功能实时掌握整改进度,及时监督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管理机制,保障人机协同顺畅
每天,预算联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紧盯平台数据,动态跟踪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发现“异常波动”立即按流程记录、核实、上报。结合平台智能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实现人机日常监督对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每月,县人大财经委成员集中“会诊”,梳理平台预警信息,研究重点问题并制定精准举措。工作人员以平台数据为参照,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发挥人与平台优势,实现深度融合。
安仁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召开季度会商会。
每季度,人大财经委、审计、财政部门召开三方会商会议,打破信息壁垒,凝聚监督合力。工作人员依托平台共享数据资源,共同探讨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平台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提供有力支持,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聚焦应用实效,彰显人机协同价值
自2024年起,县人大常委会从平台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将其转化为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每月编发预算联网专报。专报涵盖财政收支等关键信息,分析时力求精准到位,多次获得县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为相关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对待,启动督办程序,累计发出督办函15份,明确“问题在哪、怎么改、何时完”,全程跟踪问效。工作人员借平台跟踪整改,确保监督和整改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回顾实践,创新平台是工作基础,完善机制是推进保障,人与平台深度协同是努力方向。专业队伍建设助力平台功能发挥,平台升级为工作提供便利,二者相互促进,推动预算监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从“粗放管理”迈向“精准施策”。
安仁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探索人机协同路径,在平台迭代中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在能力提升中优化平台效能,让预算联网监督“探照灯”更亮,为规范财政管理、提升资金效益、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