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雁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紧扣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部署要求,创新构建全链条覆盖、全方位深化、全环节闭环的工作体系,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各领域,形成了具有雁峰辨识度的基层民主实践样本。
全链条覆盖:构建“党委领导、人大推动、政府落实、代表履职、群众参与”协同机制
区委常委会专题学习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的核心要义,特邀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专家专题辅导,研究出台《雁峰区贯彻落实省委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意见责任清单》,配套制定8个专项文件,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率先在全市升格区人大代表服务中心,形成“1+8+N”制度保障体系。区人大常委会强化主推作用,完善“两个联系、两个覆盖、两个进站”工作机制,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代表、区人大代表固定联系选民的双向互动机制,实现基层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全覆盖、参与监督活动全覆盖,推动五级人大代表全员进站履职常态化、国家机关负责人进站联系群众常态化。区政府主动对接民生实事项目和代表建议,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民生实事票决项目,高质量办理代表意见建议278件,推动新增学位2301个、社区充电桩改造33项等民生工程落地见效。五级代表累计走访联系群众9000余人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100件,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雨花亭片区改造、成章实验学校划片入学、中山南路限时限行等重大决策中,组织群众全过程参与方案制定与监督,打造“家门口的民主政治”实践场景,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广泛共识。
全方位深化:打造“标准化阵地、规范化机制、品牌化载体、融合化服务”赋能体系
雁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龚志桂调研白沙洲街道省级示范性代表联络站。
区人大常委会高标准建成62个代表联络站和11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其中白沙洲街道代表联络站获评全省示范站,吸引上海闵行区、河北沧州市等省外单位前来考察学习。坚持“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机制,“线上”依托“智慧人大”平台,实行民意“码上提”、问题“码上办”;“线下”深化代表主题活动、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六进”活动、代表接待活动,出台《社情民意收集处理办法》,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处理流程图”,269名人大代表累计接待群众3355人次,形成社情民意收集办理闭环。创新打造“一站一品”实践载体,推出“首峰夜话”“商圈议事汇”“逢四说事”等8个富有烟火气的民主议事品牌,实现镇街民主议事品牌全覆盖。探索“代表之家+”融合模式,打造30个居民议事厅,通过代表及时搜集群众所想、所盼、所言,确保党委政府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环节都能听到群众的心声,实现服务效能与民主实践的深度融合。
全环节闭环:实现“民意征集、民主决策、民力汇聚、民生改善”价值转化
区人大常委会通过“首峰夜话”等平台,组织群众深度参与天津特变电工产业园落地、南岳第一峰文旅开发等重大项目论证,实现“党委中心事”与“群众心中事”同频共振。在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制定、文旅资产盘活等改革中,收集采纳群众建议23条,推动“群众智慧”转化为“改革方案”。创新“群众呼叫、社区吹哨、代表先到、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创建7个国字号、省字号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高效解决充电桩安装、白蚁防治等民生问题,实现民力汇聚与基层善治的良性互动。构建民生实事“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全周期管理体系,票决实施30个民生项目,实现“政府说了算”向“群众说了算”转变,切实将民主协商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南华大学留学生在组团观摩雁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工作成果后,由衷感叹:“在这里,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口号,而是在街头巷尾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存在。”下一步,雁峰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入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强化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雁城大地焕发更强生机活力。
(作者系雁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刘杏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