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人大系统落实“三会三文”精神邵阳片区会议组织参会人员到新邵县严塘镇白水洞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观摩,该站是新邵县深入落实“三会三文”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
白水洞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于2023年6月,是省、市两级示范性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新邵县最大的白水洞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现有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27名,覆盖周边六个行政村,直接服务人口超万人。联络站深入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以“建设和谐美丽的白水洞片区”为目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服务群众作用,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筑牢政治根基,让履职能力“强起来”
联络站始终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把党的领导融入联系服务群众各方面全过程。理论武装把准航向。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把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组建宣讲小分队进村入企专题宣讲。强化培训提升能力。依托“人大讲堂”开展6次专题培训,组织代表赴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有序开展“法治护绿人大行”、安全生产“三法一条例两办法”执法检查等活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依法监督、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精准定位建好机制。制定系统学习和月工作计划,严格按照“5+26”履职清单规范履职,对代表履职情况定期进行讲评和通报。每月开展逢6进站接访活动,创新代表联系群众机制,实行联络网格化,27名代表每人联系一个网格,群众扫码就可实现“码上找代表”,让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紧。
县人大代表组织院落会议商讨公交车停靠问题。
紧扣民生焦点,让民主实践“实起来”
联络站探索建立闭环式民生实事办理机制,让民主实践真正落到实处、惠及于民。民意收集闭环办理。完善“群众提—代表议—大会决—政府办—人大督—代表评”全流程机制,实现从民意收集到成果检验的完整民主闭环。票决实施重点项目。先后票决实施6项重点民生实事,解决了安置点126户居民的房屋安全隐患等迫切问题。在棠溪河拦水坝项目中,代表们成功化解两岸村民30年历史矛盾,将水利工程变成民心工程。主动作为破解难题。5月,在人大代表隆小华推动下,白水洞至县城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设46个站点,每40分钟一班,解决了片区群众出行难题。
搭建会商桥梁,让片区治理“活起来”
联络站推行代表力量融入基层治理,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院落会议汇民智。建站以来召开院落会议26次,实现“群众事群众定”。针对化粪池汛期倒灌问题,通过3次院落会议听取14户居民意见,最终新建20吨化粪池及人工湿地,解决上百户居民排污难题。深入调研献良策。组织代表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7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篇。盘活废弃高桥水泥厂,引进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助力1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文化传承育新风。对白水古院进行全面修缮,于2024年成功入选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建设老年活动中心,添置电视机、桌椅等设备,方便老人休闲娱乐。
畅通民意渠道,让群众情绪“顺起来”
“三官一员”进代表联络站开展矛盾调解工作。
联络站扎根基层一线,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坚实力量。多元调解化解纠纷。构建人大代表与“三官一员”相协同、融入“情理法”的调解机制,累计成功化解8起重大积案,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龙胜村一对堂兄弟因建房积怨多年,经代表调解后重归于好,并送来锦旗。精准服务响应诉求。通过“逢6代表值班”“码上找代表”等平台,累计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90余条,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0件。攻坚克难彰显担当。代表田丰硕在进站服务群众时,有村民反映其捡养的一名被遗弃的女婴,5岁了还无法上户,办不了医保,也无法上学,田丰硕深入调研,发现全县还存在一些未成年人没有成功上户的情况,他立即组织县公安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成功为多名未成年人办理上户。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