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湖南报道>市县人大
市县人大

汝城县人大:党建引领夕阳红,银发丹心谱华章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罗祖兴  时间: 2025-08-06   上传:杨柳

近年来,汝城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作为目标,创新搭建平台、整合银发资源,在服务社会中绽放余热,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经验做法被省市县多级党建专刊推介,成为汝城县“1136”发展战略的亮眼底色。

115.png

汝城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老同志参与太极拳表演。

学以铸魂,筑牢信仰根基

走进汝城县老干部大学,一场题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半条被子精神”的专题讲座正在举行,主讲人是曾担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支部老党员、县老干部大学校长肖春英。她退休后主动挑起老干部大学建设的重任,在学校开设思政、书画、声乐、太极拳、手机应用等20余门课程,年均参学老干部逾2000人次。

“只有思想上永远年轻,行动上才能永葆激情!”肖春英说。学校通过“课前微党课”“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方式,将政治理论学习融入教学全过程,学员们的交流话题从“养生保健”变成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老干部大学的课堂,俨然成为银发党员的“红色加油站”。

116.png

党支部组织老干部大学学员参与全县“庆七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

以乐促为,展现银发风采

每周二、四上午,县老干部大学的排练厅总会传出悠扬的音乐声,这是学校组织的“银龄合唱团”在排练红色经典曲目。从自娱自乐的兴趣小组,到登上全县文艺汇演舞台的明星团队,肖春英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党员们“乐起来”“动起来”。

老干部大学建立音乐舞蹈、书画摄影、太极拳柔力球、手机应用剪辑、诗词创作等兴趣班,举办“银发颂党恩”主题书画展、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60余场。这些看似“玩乐”的平台成为服务社会的桥梁:摄影小组拍摄记录汝城人文风貌和发展变化,书法绘画爱好者为群众送上楹联匾额,银发文艺队到乡村社区宣传新理论、展现新风貌……

117.png

党支部书记、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黄定兴走访慰问特困学生。

为显担当,谱写时代华章

在汝城教育界,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定兴的名字家喻户晓。这位党支部书记兼汝城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的“双带头人”,搭建“银发人才站”,发动广大老同志、老党员,累计募集善款1800余万元,资助寒门学子4300余人次。“每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背后,都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黄定兴的记事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受助学生的情况。同时,基金会创新设立“困难教师救助基金”,为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新动能。

118.png

党支部组织老党员参与县关工委“勿忘国耻立志报国”爱国主义思政课授课。

支部委员罗祖兴的日程表同样排得满满当当。作为县关工委副主任,他牵头组织“五老宣讲团”走进校园,将“半条被子”故事与青少年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三年来,累计开展宣讲200余场,覆盖学生4万余人次。“银发护苗”工程覆盖全县14个乡镇,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站点26个。

这支成员平均年龄68岁的队伍,将余热化作春雨:5名党员担任社区治理顾问,4人受聘为营商环境监督员,5人参与红色资源保护开发……据统计,支部党员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真正实现“小支部撬动大作为”。正如黄定兴所说:“只要组织需要,我们永远在路上!”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