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微实事”工作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创新,是基层人大依法行使民生事项决定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举措。湘乡市率先在湘潭地区开展“民生微实事”工作。2024年共收集44个“民生微实事”项目,投入金额69万元,均已全部完工。2025年,现已收集27个“民生微实事”项目,申请额度49.95万元,已经主任会议通过并开始实施,目前已验收虞唐镇洋潭中学门前路面整修加固项目。
探索发展
根据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及《中共湘乡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为持续提升民生质量、有效增进民生福祉,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及,弥补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资金大导致实施周期长的不足,使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群众可感,迫切希望解决的,政府努力可及,促进村(社区)融合发展的惠民小项目开花结果,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湘乡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民生微实事”制度,通过到广东、广西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广泛征求群众、代表、国家机关部门建议,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经多次多方商讨,确定了“民生微实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工作流程。在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湘乡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民生微实事”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市人民政府每年统筹安排“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200万元,将“民生微实事”资金列入市财政预算。
调研完善
《湘乡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民生微实事”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于2024年制定,在办法试行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发现,“民生微实事”主要涉及道路整修、水渠维护、路灯维修及新装、老旧小区综合整修等多个民生领域,在申报和审定时,报送的资料五花八门、格式不统一,个别项目金额较大,脱离了“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查、顶着问题改的原则,通过充分酝酿和各方征求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湘乡市“民生微实事”申报和审定流程表,在项目资金上遵循“基数保底、总额控制”原则。
2025年,在湘乡市基层人大工作一季度例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员就申报“民生微实事”所需资料和审定标准以及项目资金分配问题对各乡镇人大主席团、人大街道工委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湘乡市虞唐镇洋潭中学门前路面整修加固项目实施前中后对比。
有效推进
开学后,洋潭中学师生惊喜地发现校门前的“坑洼路”变成了整修一新的“平安道”,学生们开心地表示:“以前走路总怕摔,现在跑步都不怕!”周边村民连连称赞:“反映问题快,解决速度更快,人大代表真是办了件大实事!”哪里是民生堵点痛点,哪里就是为群众服务的发力点。1月15日,市人大代表丁振梅、邓顺辉、成亦婷在虞唐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时,收到群众反映洋潭中学进校路面地基不牢固,已出现塌方现象,多处开裂、凹陷,破败不堪,而且此路段联通村十组、十一组的村道,影响学生和周边村民出行。代表们现场察看核实群众反映的情况后,立即提出以“民生微实事”项目形式报至镇人大主席团,镇人大主席团收集到“民生微实事”后,与代表联系、组织相关部门和当地村委现场走访调研,提出了解决方案。镇人大主席团按流程申报了“民生微实事”项目,经批准同意后,项目施工方按照原定方案利用寒假期间抢抓工期,将30米长的破损路面升级为钢筋混凝土硬化路,项目资金3万余元。3月21日,镇人大主席团有关负责人现场查看,确认地面修复情况,完成验收后,经审定流程通过后,市财政局进行资金拨付。镇人大主席团将解决“民生微实事”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通知到所提出的代表,并依法向社会公开。
初步统计,近两年湘乡市“民生微实事”项目取得社会资金投入150万元,筹工筹劳150个。“民生微实事”以基层民生需求为导向,快速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通过“代表提、人大督”的方式实施,突出民主决策、公开透明、简化实施程序,激发了代表、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实现了项目来源于最广泛的基层代表、群众提议,受到最广泛的社会监督,并接受代表、群众的充分评议,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用“小切口”撬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大篇章”,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