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举办“零基预算的理论和实践:基于公共风险治理的中外比较研究”专题讲座。摄影/陶昀璐
7月31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闭幕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应邀为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零基预算的理论和实践:基于公共风险治理的中外比较研究”专题讲座。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乌兰,副主任张剑飞、杨浩东、陈飞、胡旭晟、周农,秘书长王晓科出席。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欧阳煌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围绕零基预算的理论基础与国家治理逻辑、全球实践与前沿动态、理论困境与实践挑战、中国地方改革成效与创新经验、国际经验与比较启示、中国深化改革的路径与对策、走向公共风险治理的现代财政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刘尚希提出,零基预算作为破解支出固化格局的关键工具,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更在于增强国家治理中的公共风险应对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零基预算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构建“预见性、适应性、抗逆性”三位一体的财政治理体系。通过动态识别支出风险(预见性),灵活调整资源配置(适应性),保障核心职能履行(抗逆性),使财政真正成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制度屏障。这要求我们在吸收国际经验基础上,立足中国治理场景,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最终实现财政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同步跃升。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常委会副秘书长、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各工作机构负责人,机关在职干部听取了讲座。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