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人大常委会冷水江街道工委深入贯彻“三会三文”精神践行“四全四微”工作法,以“微小组”为工作抓手,即通过建立代表专业小组,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保障代表精准履职,提升履职质效。
履职保障有力度
2024年9月,制定关于成立代表专业小组的实施方案,按照“街道建议、职业分类、代表牵头、民意推荐”的原则,组建经济发展、卫生健康、法律援助、文化教育、民生服务等7个代表专业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为2至3名。通过精准科学分组,代表小组实现专业化,真正让“内行人”干“专业事”。制定代表专业小组活动制度,依托代表联络站,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代表专业小组定期进站接待群众,每季度至少有一个代表专业小组开展主题活动。在街道首次筹备居民议事会过程中,基层治理、文化教育代表专业小组主动介入,协助完成居民议事员选聘标准制定、民生实事项目筛选,并结合基层民主实践特点参与起草居民议事规则,为议事会顺利召开提供专业支撑。
专题调研有高度
按照“专业、深入、有效”的标准,代表专业小组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街道人居环境改善、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实事推进、城市更新项目等工作“难点”,全面深入调研,撰写调研报告10余份,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积极采纳,有力推动重点工作进展。基层治理代表专业小组对辖区焚烧秸秆污染空气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撰写《禁烧秸秆:从田野“烟火”到政策“守护”》调研报告,为街道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针对辖区门店安全管理问题,法律援助、民生服务两个代表专业小组全程监督门店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在已完成的2000余家门店检查基础上,结合前期排查数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专题报告,同步开展“法治护安小组活动”,从专业角度提出隐患整改和长效管理建议,为剩余门店排查及后续整治提供精准指引。
工作监督有深度
人大冷水江街道工委在组织视察调研、工作评议时,针对不同活动分别安排不同专业代表小组参加审议,把“内行人”专业优势转化为人大监督优势,提升监督工作质效。在评议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办理的关于市第二中学搬迁学生就学距离过远的建议时,文化教育代表专业小组代表苏玉荣提出合理调配学位,学生就近入学意见,得到教育局相关部门的迅速回应。面对老旧小区排污管道普遍老化问题,基层治理代表专业小组联合街道相关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最终通过应急改造项目,实现老旧小区改造驶入“快车道”。此外,民生服务代表专业小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解决军诚路三户居民“一户一表”安装问题,通过协调供水部门、社区网格,打通流程堵点,让群众用上放心水。
代表履职有温度
为加强代表与群众联系,不断丰富代表活动形式和载体,街道20名市人大代表分组建立代表专业小组“云工作室”,每位代表创立“民意二维码”,在选区网格内代表公开“报专业”,实现精细化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创新开展接待群众活动,依托代表联络站、代表活动室,以及小院议事会、板凳议事会、连心议事亭、睦邻议事坪等议事平台,专业代表小组采取站内、站外、固定、流动、线上、线下等形式联系群众,打破地域界限,拓宽联系范围,有效延伸代表发挥作用的时间和空间。年初,法律援助代表专业小组在冷园社区开展“法律暖心”主题接待,现场为10余户商户解答租赁合同纠纷、劳动用工维权等问题,指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3月中旬,卫生健康代表专业小组联合社区医生,在老旧小区设立“流动健康咨询点”,结合“线上预约问诊”服务,为独居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血压测量、用药指导等服务30余次。代表专业小组成立后,人大冷水江街道工委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数量跃升,办理质效也从“常规落实”提级为“精准突破”,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