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禾青镇的沃土上,球溪河碧波荡漾,大乘山层峦叠翠。这份青葱绿意背后,跳动着法治护航的强劲脉搏——冷水江市禾青镇人大以“法治护绿人大行”为笔,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人大监督的时代答卷。
为打好“法治护绿三年行动”收官之战,禾青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职能,持续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将“法治护绿人大行”执法检查工作做深做实,以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宣传引领,环保理念沁人心
倾心打造学习加油站,打通教育、宣传、服务之间的壁垒,破解宣传过程中“无从说起”“不知所言”的问题,高质量推动人大代表集中进站履职。
打造人大代表集中学习课堂。镇人大精心准备学习资料,重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进行精要解读,组织人大代表系统学习“法治护绿”的背景、意义、目的等知识,为深入开展好“法治护绿人大行”执法检查做好理论储备,实现人大代表脑袋能懂、嘴上能说的目标。
开展群众宣传教育。镇人大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在各街道、各村居党群活动中心等群众聚集场所发放“法治护绿”宣传手册。进行上门走访,向群众普及环保法治知识和相关政策,面对面答疑解惑。
调研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代表们深入各村(居)进行实地考察和上门走访,收集了解群众对禾青镇生态环保发展的需求和建议。在调研杨坪村村民关心的秸秆焚烧问题时,代表们当场向村民介绍饲料化利用、直接还田等“资源化代替焚烧”的秸秆利用模式,引导农户科学回收利用秸秆。调研球溪社区居民集中反映的球溪河沿岸垃圾污染问题,禾青镇人大主席团联合执法部门、村(社区)等力量沿河开展多级联动巡查,排查河流污染源,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方下达整改意见。此外,通过代表进联络站接待选民、码上找代表、设立意见信箱等多种形式,禾青镇人大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意见和诉求,并积极推动问题解决。
执法监督,绿色发展筑屏障
靶向攻坚,聚焦治理重点。针对辖区内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镇人大重点关注,组织代表深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今年上半年,禾青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前往华新水泥(冷水江)有限公司、湖南大乘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法治护绿人大行”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防治大气污染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情况。通过聚焦重点,禾青镇人大稳稳筑牢生态法治屏障,将“法治护绿”走深走实。
攥指成拳,整合执法资源。在人大监督推动下,禾青镇派出所、执法大队、环保站、交管站、住建、应急等部门“横向协调、纵向联动”,对交通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排放、球溪河垃圾污染、企业“抛洒滴落”、违规排放等问题开展联合执法和常态化监督巡查,切实守护禾青镇的生态环境。
全链条监督,巩固执法成果。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镇人大主席团协同镇政府各部门建立问题限时整改责任台账,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主要任务与完成时限,细化形成整改责任清单,通过座谈调研,随机抽查等形式,适时组织问题整改“回头看”,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推动生态环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针对全镇道路扬尘污染和“抛洒滴落”问题,在重点路段安装了喷淋系统,并安排执法人员在道路值守,对超速超载和“抛洒滴落”的车辆进行拍照记录,根据台账找到问题车辆所属企业,对其进行执法检查,要求其运营车辆覆盖篷布,合理装载,实现从问题发现到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
平台赋能,监督检查一键办
近期,在禾青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们集中学习了“人大代表随手拍”线上功能使用方法。代表们积极利用“人大代表随手拍”功能,围绕“法治护绿”等六个方面,上传照片,提交身边问题的线索,给出针对性处理意见,再由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人员对提交的问题进行移交整改,最终向代表答复问题整改情况。实现了“群众有呼声、代表随手拍、政府马上办”的良性互动,让人大监督检查工作日常化、常态化,推动“法治护绿”提质增效,落到实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整改监督员,将“法治护绿”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展现了禾青镇人大担当有为的形象。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