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贯彻“三会三文”精神专题报道
贯彻“三会三文”精神专题报道

冷水江市:打造“五维一体”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段绪辉 周寒琪  时间: 2025-08-15   上传:杨柳

图片

冷水江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在落实省委“打通协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效路径”的要求上,创新构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维一体”民主实践体系。

民主选举,保障人民意志得到充分尊重

冷水江市人大常委会构建全链条的选举工作制度体系,充分激发民主选举主体活力。

落实选举制度。认真贯彻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以及新修订的代表法,配套出台选举工作手册、任免办法、代表述职管理制度、“两官”评议办法等制度。开发智能考试系统,对任前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由电脑出题,自动阅卷,当场出分,促使拟任命人员真正学法用法、依法办事。

严格程序管控。紧扣选举、任免关键环节,保障结果公平公正。全市现有五级人大代表603名,换届以来,辞、补选代表45名,罢免1名。代表补选坚持“三增三减”原则,认真做好选民登记工作,“三增”即户口迁入、年满18周岁、恢复政治权利,“三减”即死亡、户口迁出、剥夺政治权利,确保每一位符合资格的选民都能参与选举。

强化履职监督评价。持续加强对代表履职服务管理,建立履职档案,推行“代表履职积分制”,人大代表线上即可填写履职信息。今年,对标“三会三文”要求再次进行修订,增加闭会期间履职分值权重,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意识。首次开展“两官”评议,两年内对9名员额法官和6名员额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和测评,2名法官和1名检察官因工作欠缺,没有被评为“满意”。

民主协商,保障人民群众意愿充分表达

冷水江市人大常委会打造立体化参与平台,让人民意愿反映更及时、更便捷。

搭建多元民意表达平台。2022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聚力推进代表联络站、“冷水江数字人大”平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等“两平台一基地”建设。其中,代表联络站通过站内、站外模式,组织代表进站接待群众1350余人次,开展进集市、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代表活动40余次,收集意见300余条,解决民生问题230余个;通过“冷水江数字人大”平台,推出“码上提”功能,两年来转办意见420余件。基层立法联系点构建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加10个立法信息采集点组织体系,2024年收集反馈立法建议26条。基层财经审查联系站建立自评与外部评价体系及“四方会审”机制,广泛征集群众意见。

创新“双联”工作机制。常委会会议每次邀请10名左右人大代表和群众列席(旁听),各联络站每月至少安排4名代表进站接待群众,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联系3至4名代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走访。建立“三官一员”进站机制,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司法调解员联合进站50余人次,现场化解矛盾纠纷32起,调解成功率达95%。在12345热线中开通代表通道,累计办理事项105件,涵盖城市管理、教科文卫等多领域,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结,群众满意度达98%。

民主决策,保障群众意见转化为重大决策

冷水江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决策机制,推进重大事项依法、民主、科学决策。

图片

娄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德清带队在冷水江市X570县道筻溪段调研。

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机制。2024年10月,修正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明确人大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提出重大决策报告工作的原则、报告事项的范围等相关要求。

推进民生实事票决制。市乡两级人大全面实施民生实事票决制,紧盯项目征集、票决、监督等关键环节,确保代表和群众全程参与。娄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德清进站接待群众,聚焦群众反映出行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多方筹措资金190万元,完成对X570县道沙塘湾街道筻溪村路段破损路面修复,赢得群众广泛赞誉。今年,由财政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民生“微实事”,杜绝先定项目后票决的形式主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实效。通过全链条督办和精准化服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成立5个服务小组,“一对一”服务全国、省人大代表,实现议案建议“全链条”办理,在娄底市提交的12件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中,冷水江有5件,占比42%;61件省人大代表建议中,冷水江有14件,占比23%。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黄水波提出的《关于将谢冰莹故居古建筑列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获得好评。

民主管理,保障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冷水江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提升民主管理服务水平,引导群众参与事关本乡、本村发展的重大事项管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强化督办促落实。认真落实“走找想促”及“四下基层”工作要求,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2024年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70条,推动260个问题解决。充分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2024年开展会议座谈40余次,现场督导20余次,推动青山体育公园、冷水江市智慧农贸市场等民生实事项目落地。

推行“代表进网格”治理模式。按照“就近、就便、就选区”原则,将603名人大代表安排至各村社区网格点,通过日常走访、定点接待等方式参与网格治理,今年上半年,接待群众310余人次,走访群众10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30条,为群众办实事120余件。

完善基层议事机制。积极指导人大街道工委建立居民议事会,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组织代表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开展社区议事会、村民屋场会21场次,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关切有效回应

冷水江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提升群众参与度,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推动国家机关依法高效运转、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尽责。

创新监督形式。创新开展“民情面对面”活动,承办单位负责人与代表、群众现场互动,已举办群众见面会7场,参与群众近60人次,推动解决社区下水道下沉、路灯缺失等27个问题。在联络站和“数字人大”平台公开代表信息、群众建议及办理进度,群众意见和办理进度线上随时查看,实现监督透明化。

聚焦民生实事。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监督领导小组,形成“常委会领导领衔、委室联系、副市长负责”监督机制,市乡两级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施工、验收等阶段全程参与、深度介入,“数字人大”平台公开项目相关信息,确保监督精准有效。

强化财经监督。建强基层人大财经审查监督工作联系站,现有驻站人员8人,包含1名注册会计师、4名会计师以及3名高级工程师,连续两年调研企业,听取35家单位汇报,走访21家企业,召开23场座谈会,收回112份问卷,解决“政务服务中介超市管理不规范”等16个难题,提出多条财政管理建议并被采纳。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